从“流量”到“留量”:政务新媒体“天津消防”的内容创新与价值共创
日期:09-05
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传播面临着从单向宣教向互动共治转型的关键挑战。本研究以“天津消防”抖音账号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数据追踪法,探究政务新媒体的内容创新路径。研究表明,该账号通过本土化叙事构建情感联结、技术赋能提升传播效能、参与式传播激活用户互动三大核心策略,实现年均播放量217%的增长,其创新实践为政务新媒体提升公共服务价值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一、本土化叙事,构建情感联结
(一)选题创新
1.本土化选题:锚定地域文化与社会热点
截至2025年4月,“天津消防”抖音号粉丝达565.7万,影响力位居全国消防政务号第二、地方同类账号之首,这得益于其本土化选题策略。该账号深度融合消防知识与天津地域文化,如用方言演绎消防相声、在地标拍摄配相声旁白的安全指南、改编快板融入消防要点等;紧密呼应本地社会热点,如为夏季达沃斯定制消防内容、记录暴雨救援、结合地铁新线开通科普演练实录。
2.分层化策划:覆盖多元受众群体
该账号基于内容主题与传播目标,将短视频划分为科普类、情感类、呼吁类、娱乐类四大类型,实现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覆盖。数据显示,分层策划实施后,粉丝互动率从12%提至47%,增幅35%,视频完播率从45%提至73%,增幅28%,平均点赞量从1.2万增至3.8万,增幅217%,传播效果显著提升。
(二)形式创新
1.多元表现形式融合
突破传统政务传播的单向宣教模式,采用情景再现、纪实拍摄、文化改编等形式,例如在厨房火灾防范主题中,创新设计“错误示范+专业指导”剧情结构;以第一视角Vlog记录消防员高空救援训练过程;改编流行歌曲制作消防主题MV,72小时内播放量突破500万次,主流文化与政务传播有机融合。
2.跨界联动与IP化运营
通过跨界合作拓展传播边界:与天津相声演员联合拍摄“消防安全相声剧”;携手本地美食博主打造“火锅店消防安全指南”;打造“津小消”虚拟IP形象——身着消防服的卡通海河娃娃,应用于动画解说、周边产品开发等,形成独特品牌符号,视频互动量较传统内容高40%,IP化运营成效显著。
二、技术赋能,提升传播效能
(一)大数据驱动精准传播
依托抖音后台数据分析工具,对用户画像、行为偏好及互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优化内容投放策略。该账号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制定分时推送方案后,点击率提升62%,视频完播率提升40%,粉丝留存率提高25%。
(二)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引入AI技术优化内容生产流程:利用AI剪辑工具提取执法记录仪关键画面,生成“30秒速览救援全过程”等短视频,某次火灾救援内容仅2小时即完成发布,时效性提升80%;通过AI语音识别技术自动生成字幕,并匹配“亲切男声”的智能配音,生产效率提升70%。
(三)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体验
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式科普内容:《VR体验火场逃生》通过手机陀螺仪实现“虚拟火场进入”,用户可自主选择逃生路线,其播放量超2000万,点赞量80万+;《AR消防设施识别》支持用户扫描家中灭火器触发动画教程,演示使用方法,播放量超1500万,工具使用转化率提升35%。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消防科普提供新路径。
三、参与式传播,激活用户互动
(一)用户共创,扩大传播声量
2024年,该账号发起“家庭消防隐患找茬”挑战赛,吸引10.2万用户参与,视频播放量达8000万,推动3.2万处隐患整改;开展“消防小剧场”剧本征集,收到1.5万份投稿,12部优秀作品由消防员演绎,播放量超1500万;组织消防知识问答,吸引8.7万人参与,实现了UGC模式下的精准安全教育和传播裂变。
(二)直播互动,强化双向沟通
建立常态化直播互动机制:每月开展“消防员在线答疑”直播,曾在线指导用户处理家中燃气泄漏,相关片段剪辑后播放量达800万;推出“训练场云开放”直播,2024年累计开展36场,场均观看人数55万+,累计观看1800万+,实现政务传播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对话的转变。
四、效果评估模型
综合内容策划、表现形式、用户参与、技术应用四大维度数据,构建创新效果评估体系。在内容策划上,粉丝互动率、视频完播率、平均点赞量分别提升 35%、28%、217%;在表现形式上,平均播放量提升244%,互动率提升13.1%;在用户参与上,UGC参与量10.2万,衍生内容播放量8000万;在技术应用上,AI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70%。该模型形成“内容创新—技术赋能—用户参与—效果反馈”的闭环机制,为政务短视频传播效果评估提供可量化、可复制的标准,也为同类账号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结 语
“天津消防”抖音号的实践表明,政务新媒体需以本土文化为根基,以技术为支撑,以用户参与为核心,才能从“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公众连接者”,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