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讨
日期:09-05
推动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既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对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为新时期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
一、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理论探析
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就是党建与生产经营在目标、过程、机制、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有机融合。目标上,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过程上,党组织活动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机制上,形成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的联动机制;文化上,红色基因与企业精神相融合。一是导向性,党建紧扣企业中心工作,不能脱离实际。二是系统性,融合工作覆盖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各个方面,形成全方位支撑。三是动态性,融合机制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四是实效性,融合的最终检验标准是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策略研究
制度创新是深度融合的根本保障,要完善“党建入章”的具体规范,明晰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优化“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实现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无缝对接。建立健全党委与董事会、经理层之间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制度设计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融合提供稳定可靠的制度环境。
党建工作要贴合业务实际,做到双向赋能,一方面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划党建活动载体,把组织创建、党员培育同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等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促使业务骨干和党务干部双向交流,培育出既懂党建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工作方法也很重要,用数字化手段搭建起党建和业务共享的信息平台,让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针对具体的业务难题,组建起党员攻关小组,真正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融合效果评价指标,既要看党建质量,又要看经营业绩,突出党建引领发展的实际成效,实行党建、经营双百分考核。融入动态反馈机制,定时对融合状况开展诊断分析,尽快找出问题并调整改善,把评价情况同干部任免、薪酬奖励挂钩,营造重视融合、推进融合的鲜明指向,通过不断改进,逐步提升融合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结 语
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理论认知、制度设计、实践操作等各方面全面优化,只有制度创新、机制赋能、考核驱动才能真正解决“两张皮”问题。未来,国企要不断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