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策略探究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T05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民族地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治理实践既要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也需充分回应各族群众的共同期盼。在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效能具有特殊重要性,它不仅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坚实保障。

一、振兴经济活力,强化民主建设

(一)升级产业结构,驱动高质量发展

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效能,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新兴产业、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领域,夯实物质基础。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尤其要发挥民族地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对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巩固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二)优化人才队伍,坚持需求导向

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是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为此,应在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着力强化人才培育与引进,优化队伍结构:一方面大力培养本土急需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以人民需求为中心,优化医疗、教育等社会基础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切实提升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治理效能。

(三)深化“三治融合”,构建治理格局

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深度融合“三治”,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的关键路径。为此,需强化理论指引,优化政策任务分配,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一方面,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法治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制度根基;另一方面,丰富基层实践,充分融入民族特色。通过双轨并进,最终织就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网络。

二、夯实治理基础,促进多元参与

(一)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筑牢基础治理根基

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效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社会治理实践。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地位。同时,需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党在凝聚基层治理力量、保障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核心作用,将基层治理主体锻造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

(二)提升政府治理体系效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核心职责在于维护社会治安、推进治理现代化、畅通政民沟通渠道。为此,完善政府治理体系需着力加强跨部门协调联动、促进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实现治理资源高效整合,统筹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

(三)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拓宽民主参与渠道

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效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拓宽参与渠道、完善制度支撑,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要紧紧依靠人民,以群众参与为关键抓手,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建设。具体而言,应健全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机制,保障人民在公共事务决策和社会治理全过程的广泛、有序、深度参与。

三、振兴教育事业,提升共建共治共享能力

(一)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共建共治共享意识

教育不仅是提高认知的工具,更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教育意识是培育共建共治共享意识的关键。为此,需多措并举:一要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民族教育质量;二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跨越地域限制;三要着力构建深度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现代教育生态体系。通过上述举措,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文化支撑。

(二)提高政策灵敏度,完善自下而上治理机制

提升政策灵敏度与完善自下而上的治理机制,关键在于激活基层和群众的参与活力,这不仅依赖整体认知水平,更需要体制优化和政策设计的支撑。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应同步推进相关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策制定流程,提升政府识别和响应社会问题的精准度与效率。政策制定与任务分配环节,必须充分重视群众参与和反馈,确保政策精准对接需求,提升政策效能与公众认同。同时,健全监督反馈机制,增强政策透明度与公信力,强化政策宣传解读,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与良性互动。

结 语

在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以激活内生动力,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以夯实制度根基,依托教育赋能以培育现代治理意识,最终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网络。这一路径既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准落实,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唯有持续推进治理资源的整合与机制的创新,方能实现民族地区治理效能的跃升,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鲜活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