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正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从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向数据智能驱动模式转型。文章阐述大数据时代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变革要求,从构建人事数据管理平台、人才管理、绩效考核、数据安全管理这几个维度入手,探索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变革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事业单位人事工作革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事业单位;人事工作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正渗透至社会治理各领域,成为推动公共部门管理效能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其人事工作直接关乎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供给质量。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数据孤岛、服务粗放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中,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人事工作自动化,提高工作效能。本文从多个维度探索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变革的应对策略,这对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生态、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变革要求
(一)管理理念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在大数据时代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理念逐渐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决策比较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经验,主观性较强,这不利于整体队伍的稳步发展。而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模式下,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自动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职工社交媒体行为、业务系统日志等多维度数据信息,构建职工数字画像,再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训、人才发展等各项规划,构建人才梯队。
(二)管理手段从“人工操作”转向“自动化”
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创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手段,即管理手段从“人工操作”转向“自动化”。例如,事业单位建立集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模块于一体的人事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和分析。人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台自动筛选简历并快速完成岗位匹配,简化人才招聘流程,减少人工操作,缩短招聘周期。而且,人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分析、挖掘人事数据中的潜在规律,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人才队伍建设从“专业型”转向“复合型”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具体而言,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在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时,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更要将重点置于数字素养、创新能力等的培育上。只有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有效契合事业单位实际发展需求,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
二、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变革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统一标准的人事数据管理平台
大数据时代下,第一,事业单位要构建统一标准的人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单位内部职工基础信息、薪酬待遇、绩效评估、培训记录等多元数据的整合式存储与统筹管理。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应构建更加规范的数据治理与维护机制,通过明确数据采集、校验、更新及存储等各项操作规范,并定期实施数据质量评估,保障数据的精确性与一致性。第二,事业单位要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与算法模型,对平台内汇聚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解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为人事决策提供实际依据。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要重点攻克数据迁移与多系统整合的技术瓶颈,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信息存储的安全性。第三,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发展和工作内容的创新情况,对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进行优化,旨在提升系统对组织规模扩张与职能调整的适应性,为人事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二)数据驱动,优化人才吸引、培养和发展策略
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要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人才管理策略。其一,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围绕当前岗位能力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高校、社交媒体、招聘平台等多渠道人才信息,收集分析潜在人才的学历背景、专业技能、项目经验、社交行为等多维度数据,全面了解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实现精准招聘。其二,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职工工作数据并深入分析职工的技能水平、职业目标和学习风格,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短板和发展需求,同时智能收集职工的绩效数据、培训记录和能力评估等信息,构建职工能力模型,进而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和培训课程,满足不同职工发展需求。其三,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职工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精准把握员工动态,再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职工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提升培养效果。
(三)绩效考核数智化,营造积极的内部组织文化
通过促进绩效考核数智化,营造积极的内部组织文化,有助于增强职工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团队的稳定性,这对事业单位长远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再对整合的内外部数据进行深度剖析,为绩效考核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事业单位人事工作人员从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衡量的考核指标,并借助数据分析平台,对采集到的绩效考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深挖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绩效考核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人事部门管理层及时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职工,对表现优秀的职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营造积极的组织内部文化,促进职工间的良性竞争。
(四)技术更新升级,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保证数据安全,是促进事业单位人事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要不断促进数据安全管理技术更新升级,提高安全防护等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人事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数据保障。一是事业单位建立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同时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比如,对于员工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数据,事业单位可采取加密存储、限制访问权限等保护措施。二是事业单位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和传输的人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三是事业单位借助大数据技术,定期对人事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位置,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愈发突出。事业单位要坚持“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并重,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如此才能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才治理”的跨越。在未来阶段,事业单位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以用户思维优化服务体验,以战略眼光布局人才梯队,构建适应数字政府建设需求的现代化人事管理体系,为公共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蔡基琛.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化研究[J].市场瞭望,2023,(24):126-128.
[2]钱红霞.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创新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3,(23):58-60.
[3]黄熙瑶.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事政工工作的创新研究[J].活力,2022,(19):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