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的独特动力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T01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不再只是单纯的历史记忆载体,而是成为赋能乡村产业升级、涵养乡风文明、吸引人才回流的特色优势资源,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经济引擎,彰显出独特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艰辛探索与辉煌成就的生动见证,是红色文化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精神标识。从物质形态到精神内核,红色资源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涵盖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旧址、遗址、遗迹、遗物及各类纪念设施与场所,包含记录时代足迹的重要档案、文献、声像资料和历史照片;既镌刻着英烈模范人物与集体的光辉形象及感人事迹,也留存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红色文艺作品、口述历史遗产和红色地名等代表性资源,共同构成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的丰厚宝库。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红色文化资源如同一条坚韧的脉络,镌刻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激荡着振兴的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将红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许多乡村实现蝶变的成功路径。

一、以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

红色文旅融合是以红色资源为核心,将红色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农业发展、文创开发等产业形态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模式,打破乡村产业单一化困境,构建“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的产业生态,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激活。乡村依托当地革命遗址、旧址等物质载体,通过实景演出、情景再现、互动研学等方式,让游客“穿越”历史场景。例如,江西井冈山打造的“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通过360度全景画与多媒体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三湾改编、黄洋界保卫战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自然景观。同时,深入挖掘红色故事中的符号元素是关键。标语、徽章、革命工具等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符号,可被转化为文创开发的灵感源泉。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优化农产品包装、赋能非遗手工艺品等方式,实现“红色 IP”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双重转化。

二、以红色文化资源弘扬乡村红色文化精神

红色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正是为乡村文化注入灵魂、培育新人的关键力量。在乡村因地制宜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党史学习室、精神陈列馆等阵地,将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图文展板、影像资料、实物陈列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让红色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历史走向当下。湖北红安县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禀赋,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在全县 200 余个行政村建设“红色驿站”,陈列本地革命文物、英雄传记,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接受教育的“精神加油站”。结合乡村文化特点创新红色精神传播形式,也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的关键。乡村有着独特的文化土壤,山歌、农民画等传统文艺形式深深扎根于民间,是村民喜闻乐见的表达载体。将红色故事与这些传统形式有机融合,既能让红色精神更接地气,也能为传统文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山东沂蒙地区,当地艺人依托“红色泥塑”这一非遗技艺,以孟良崮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塑造、生动的场景还原,让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瞬间在泥塑作品中得以再现。

三、以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红色品牌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而红色品牌作为乡村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名片”,能通过品牌影响力、产业承载力、环境吸引力形成人才集聚效应,让乡村从“人才流失”变为“人才回流”。红色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辨识度”和“产业关联度”,通过品牌赋能产业发展,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结合乡村当地的特色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基地”“红军文创之乡”“革命老区康养地”等差异化品牌,开发上下游产业吸引对应领域人才,创造多元化就业岗位。同时,红色品牌带来的不仅是产业机会,更有乡村环境的提质升级。随着红色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加之红色文化营造的淳朴民风与精神归属感,共同构成了吸引人才“留下来”的综合环境优势。这种优势让人才在乡村既能获得干事创业的物质条件,又能感受到精神层面的价值认同,真正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结 语

在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上,红色文化资源如同散落的珍珠,承载着革命岁月的峥嵘记忆,凝结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蕴藏着推动乡村振兴的深厚力量。红色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富矿”与“发展引擎”。通过科学开发与创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在乡村振兴中释放多重价值,既能让红色基因在乡村传承延续,又能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全方位支撑。未来,需坚持“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创新为要”的原则,让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时代光彩,实现“红色传承”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