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科学评价体系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T01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是教学关键环节,然而,传统评价方式以分数为主,弊端明显。比如,面对数学应用题,仅以最终答案判分,无视学生解题时的思路推导是否有合理之处,也忽视他们在尝试过程中展现的逻辑萌芽;部分学生因分数压力害怕出错,逐渐失去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热情。传统评价方式一味聚焦学习结果,却忽略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也未能充分考量个体差异,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成效。科学的评价体系应扎根数学学科特性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单纯重视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步与教学改进的作用。

构建科学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需突破“唯知识”的框架。评价不仅要关注基础计算、公式运用等知识掌握,更要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解“鸡兔同笼”问题,看能否用假设法、画图法等多种思路,这体现思维的灵活度;测量教室面积时,工具选择与数据处理能力,反映实践素养;主动提问、合作交流等习惯,关乎学习品质的培育。教学“长方体体积”时,不能只看公式计算是否正确,更要关注学生能否通过搭建小正方体领悟体积本质。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触及学习的内核。

评价方式要跳出“单一考试”的圈子,走向多元融合。课堂上,教师要留意学生发言的条理性、小组讨论的投入度;作业评价可分层次,基础题看正确率,拓展题如设计“家庭购物预算表”,则看其用乘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巧思。也可加入学生自评互评,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同伴解法的优点,以此培养反思与合作的意识。低年级用“星级贴纸加鼓励语”,高年级用“成长记录卡”,让评价带着温度。教育的评价,本就该像春雨般,于细微处滋养成长。

评价要兼顾共性与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节奏各不相同,评价不能搞“一刀切”。对暂时未达标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比如计算虽慢但思路独特,及时给予肯定并指明改进方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借助拓展题考察其创新能力,比如“用多种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样的评价,能让后进生看到成长的可能,也能让优等生突破瓶颈,教育的艺术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前行。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科学评价体系,并非直接摒弃分数,而是让评价更立体全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动态调整,使评价从“筛选工具”转为“成长阶梯”。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看见进步、爱上数学,才是评价的最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