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成转型新引擎
日期:09-05
作为扎根地方、服务本土的金融机构,扬州农商银行摒弃传统“傍大户”思路,坚持“抓小不放大”,将对公业务视为涵养本地生态、稳定收益结构的重要支撑。其探索出的联动发展路径,为区域性银行转型提供了有益样本。
深化政银联动,构建开放共赢生态圈
在政银合作方面,扬州农商银行围绕“多、广、深、好”四字方针,持续扩大“朋友圈”。通过提前获取招投标信息、跟踪政府资金流向,该行实现了政府类资金招标全覆盖,并在重点项目跟进中建立起“前期介入—调优—投放—归集”的全流程闭环服务,从而在同业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近年来,该行陆续上线购房预售资金监管、政府应急资金线上管理、村级资金全维度管理系统等6个数智平台,以科技赋能实现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的平衡。此外,扬州农商银行积极拓展行业合作,做精“行长+镇长+会长”模式,与76家行业协会建立共建关系,并联合市工商联、扬州广电推出“扬商会长说”专题节目,借助会长单位影响力,目前已与56家会员企业建立信贷联系。
统筹资负联动,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价值
在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双向承压的背景下,扬州农商银行强调从资产负债统筹视角切入,通过客户深度经营摆脱低层次“价格战”,提升综合收益。
一方面,该行推行“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的展业模式,结合地域特性和周边经济生态,制定“一行一策一表”精细化推送体系,形成支行的个性化“作战地图”,提升外拓实效。另一方面,深耕存量客户价值。通过对公客户360度画像,将存量客户按4层级8逻辑15类型精细分类,实施管户到人,并围绕其朋友圈、产业圈展开链式拓展。
为解决名单精准度不足等问题,该行正筹备设立数据资产中心和线上营销中心,在省联社数字实验室支持下,深度清洗内外部数据,通过“电筛+面访”结合提升触达效率,形成“数据—触达—反馈”运营闭环。
加强公私联动,以场景构建批量获客体系
围绕场景获客,扬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核心企业等资源的牵引作用,推动对公业务与大零售条线深度融合。
在企业综合服务方面,推出“一企四授信”模式,深度挖掘核心企业价值链。在消费金融领域,与5家头部电动车品牌一级经销商合作推出“易骑焕新贷”,结合店员推介和线上引流,拓宽消费信贷入口,助力市民购新换新。代发资金归集则是另一重要场景。在农区,通过村级资金电子化支付系统实现资金闭环管理;在城区,依托社保卡360生命周期平台,对全市26.8万退休人员及3527家企业进行数据甄别,定向推进待遇进卡、企业代发及线上贷款营销。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