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面对蓬勃发展的“夜经济”,常州市天宁区消防救援大队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部署消防力量护航夜间经济安全发展,将“夜经济”场所消防安全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建立“区级统筹、(镇)街道主责、基层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全天候护航城市烟火。
错时“体检”,织密防护网。大队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专班,围绕夜市、餐饮集中区、娱乐场所等夜间人员密集区域,编制差异化检查手册,细化检查要点,同步推行“错时检查”,让监管时段与客流高峰精准重叠。青果巷夜市日均客流2万多,摊位、线路交织,隐患陡增。每天15时,距开市尚有3小时,消防巡查队已提前“体检”:一边劝阻私拉电线、一边将随意摆放的煤气罐归位,顺手理顺缠绕的线路,再手把手示范灭火器“提拔握压”。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开方”,整改通知书同步送达管理方,限定整改期限,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无一摊位“带病经营”。
全时“守护”,筑牢防火墙。红梅公园夜市日均客流3万多,摊位多、营业时间长,安全压力大。大队布阵两支分队24人携60具灭火器全域覆盖,街道、消防、派出所联合夜巡,无缝衔接。在高峰时段,安排2辆消防车6名消防员“定点驻守+流动巡查”。KTV、无堂食外卖店同样纳入视线:监督员挪开堵在灭火器前的外卖箱,掀开油垢厚积的接油盘,现场示范“每日清油”,留下“定时清洗油烟管道”“人走电断”等定制小贴士,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宣教浸润,激活安全意识。华灯初上,在茶山街道朝阳市集,“消防闯关赢奖品”的吆喝声盖过小吃香气。宣传员们带来“消防保龄球”“安全标识找不同”等小游戏,孩子们拽着家长排队挑战;“模拟灭火”体验区更火热,消防员先示范,市民再轮流提起灭火器,一板一眼练习“提拔握压”。霓虹渐熄,“火焰蓝”们仍在复盘记录、清点装备,为守护下一场烟火气里的平安做准备。(李 潇 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