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引下,苏州、常州、南通三地以“跨江融合、协作发展、优势互补”为共识,正逐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金三角”。
中南高科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园区开发及运营商,紧扣国家战略脉搏,围绕产业相通、集群效应、服务共享三大关键词,在苏锡常地区前瞻布局十余个产业园区,其中常州更是中南高科深耕江苏、布局长三角的核心战略城市之一。
从2018年落子常州至今,中南高科已在常州打造了6座现代化产业园区,包括常州武进创智云谷、常州天宁科创智谷、常州雪堰智造产业园、金坛控股中南高科创新园等,这些园区既是中南高科与常州城市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更是践行“与城共进”理念的鲜活注脚。
一、深耕常州,与城市产业同频共振的战略选择
(一)为什么是常州——制造业名城的理想与实力
常州,这座被誉为“苏南模式”发轫地的城市,历经三次历史性蝶变:从近代实业家盛宣怀兴办工业奠定近代工业基础,到改革开放后以“滚雪球”式发展成为“苏南模式”典范,再到如今抢先布局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始终以“专一立足制造业”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全球目光。
常州2023年成为江苏第五个“GDP万亿之城”,2024年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增长极,常州以“两湖”创新区与老城厢“双芯联动”战略为引领,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产业方向,与中南高科“服务中国制造业”的初心高度契合。
自2018年入驻常州以来,8年间,中南高科与城市共生共进,先后布局6座产业园区,累计引入超300家制造业企业,涵盖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精密加工等领域,成为常州产业升级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二)为什么是“两湖”——与创新战略同向发力的产业布局
常州“两湖”创新区(滆湖、长荡湖)是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载体,重点发展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未来产业。中南高科在常州的园区布局深度契合这一战略。
常州武进创智云谷:
中南高科常州首个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招引60余家优质企业;依托常州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聚合上下游优质企业,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不仅推动牛塘镇自身产业“精明增长”,也为常州市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效提供了重要支撑。
常州天宁科创智谷:
秉持中南高科打造高品质产业园区的初心,依托当地城市产业规划,持续布局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推动郑陆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集聚,与常州“智改数转”战略同频;引进的企业中,50%为外地企业,40%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高企入库企业,为区域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坛控股中南高科创新园:
依托金坛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园区结合金坛“五新”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招引上下游优质企业,焕新产业动能。园区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
(三)为什么能融合——服务共享构建合作生态
中南高科通过服务共享打破地域壁垒,为长三角企业跨域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苏州日资企业贝原合金因规模大、设备搬迁难一度犹豫跨江迁移,中南高科招商团队联合南通市北高新区招商局上门服务,定制“政策解读+运输方案+人力资源”组合包,最终打消企业顾虑,成功落地南通车创智慧产业园。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中南高科将服务前置,政企联合主动送政策,在入园前为异地企业跨城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针对性的服务,让服务共享成为常州、苏州、南通园区的新常态,全面彰显联动效应。苏常通从“隔江”到“融合”,是基于国家战略的“打通经脉”,更是中南高科为三地养“经”拓“脉”,构建了服务共享的合作生态。
二、标杆园区,优质企业的成长沃土
(一)常州武进创智云谷: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聚链成群”样板
中南高科常州首个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招引60余家优质企业。依托常州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聚合上下游产业优质企业,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已引入常州华泽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专注汽车内饰开发,为比亚迪中游供应商)等标杆企业。今年2月,日本最大的气体检测仪器制造商——理研计器,通过深入考察,从产业配套、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等多维度评估,正式落户中南高科·常州武进创智云谷。
(二)常州雪堰智造产业园:机器人自动化产业“头排”园区
位于常州与无锡交界处的雪堰智造产业园,依托长三角地理中心优势,聚焦以机器人、自动化产业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优质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机器人本体企业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图谱。园区引入无锡华尔圣科技有限公司,并借助中南高科超级平台全国联动的优势,通过常州牛塘项目以及苏州招商中心,成功吸引上海一家自动化机电设备企业、无锡一家专注于非标设备和机械手应用的自动化设备企业入驻园区。
(三)城建中南创智云谷:智造高地的“未来引擎”
园区立项之初就定位高端产业集聚园区,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智造等优质产业,形成上下游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常州创新“智核”、钟楼智造“高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后,预计可引进超80家优质企业,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未来项目将重点引进“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与服务赋能,打造长三角智造产业协同的“常州样板”,实现产业共赢、城市跃升。
三、双链一体,打造服务型产业社区
2023年12月,中南高科与常州城建集团联合摘得钟楼区优质产业地块,打造常州第六座园区——城建中南创智云谷。这是中南高科深耕江苏8年来的第25座园区,也是其与常州城市产业深度融合的又一里程碑。
城建中南创智云谷位于钟楼区核心,龙城大道高架旁,与沪蓉高速、奔牛国际机场、常州北站等交通枢纽形成“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约140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作为双品牌联袂打造的标杆园区(常州城建集团为区域国企龙头,中南高科为产业园区运营专家),城建中南创智云谷以“创新智核、智造高地”为定位,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双链驱动,构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社区。
园区内规划高标准厂房:首层层高8.1米,承重3吨,柱距8米、建设面积1100~8000㎡定制化产业空间灵活组合,客货梯分流设计,配套企业服务中心、会议展厅、食堂便利店等配套,全方位满足企业从生产到生活的多元需求。最新消息,城建中南创智云谷将于今年9月迎来一流水平交付。
四、与城共进,擎动长三角产业未来
从武进到钟楼,从天宁到金坛,中南高科在常州的6座园区如同“产业明珠”,串联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链条。通过与常州城市产业规划的深度融合,中南高科不仅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成长沃土,更以“双链驱动、服务共享”的模式,推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升级,践行“与城共进”的发展理念。
未来,中南高科将继续以常州为支点,深耕长三角,以更前瞻的布局、更专业的服务、更开放的生态,与城市、与企业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制造强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