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青马工程的建设不仅是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经过探索实践,高校青马工程培养出一批理想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骨干。未来,高校应在党团引领、体系建设、实践锻炼和网络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青马工程育人成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校;青马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新时代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共青团完成其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青马工程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广大青年搭建了更广阔的逐梦舞台,同时也为新时代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青马工程的推进与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要求相契合,是我国学校教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高校青马工程符合巩固和加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历史要求。在国内国外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更需要重视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高校青马工程,能够集中、连贯地完成思想文化教育,增强传播力与实效性。
另一方面,提升“三全育人”工作质效需要建设青马工程。青马工程有利于实现全程贯通与全方位教育,统筹资源汇聚育人合力。
同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正确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本科阶段是青年政治观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政治引领缺位,学生极有可能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思想偏差。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正是为青年提供全程性和衔接性引领的重要保证。
十多年来,高校青马工程逐渐呈现出“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的三大特点。青年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增强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在学习方式上更贴近青年需求,注重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扩大朋辈影响力;在培养目标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青年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夯实理想信念。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可堪大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推动完成2020年《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所提出的青马工程“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完善机制,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探索新时代党团组织育人模式,推动党团组织协同发力,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育人格局。
二、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路径
一是坚持党团引领,明确目标定位。“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高校青马工程必须把握政治方向,着力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的青年骨干。
二是明确培养内容,建立和规范培养体系。要健全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确保目标清晰、内容科学、评价有效。理论上要学深学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实践中要通过专题研讨、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厚植责任与担当。
三是加强师资培训,优化师资队伍。高校应以优秀党团员教师为必要条件,面向思政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选聘“青马”教师,建立“青年讲师团”“党员讲师团”等,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
四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红色教育与社会实践。高校要积极联系地方党团校、教育基地等资源,组织学员开展理论宣讲、专题培训、社会调研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牢记初心使命、淬炼奋斗精神。
五是用好网络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借助“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和校园新媒体矩阵,把思想政治教育嵌入青年日常学习生活,让青马工程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结 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高校青马工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尊重成长规律,以科学方式持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人民日报,2023年6月27日.
[2]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3] 华莉莉.高校“青马工程”十年回顾与反思.青年学报,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