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车桥战役(节选)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4版:诗情画意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侦察

望远镜

一双慧眼穿过硝烟

看见欧洲

看见北非

看见汹涌的太平洋,最后

把目光锁定在中国——车桥

凝望,一次次凝望

看见了一座座炮楼

一个个疯涨的蘑菇

看见了一座座地堡

一个个隐藏的阴谋

它在寻找什么

埋葬神话的坟场

它在捕捉什么

一次难得的战机

定下了车桥

定下了一个神话的破灭

望远镜笑了

镜片上看见新的黎明

(二)战役准备

1.射击训练

静静的,瞄准

让第二条生命,和我

同一的心跳

同一的呼吸

标尺一,指哪打哪

瞄鬼子的脑壳

标尺三,瞄下沿

直击鬼子的心脏

把仇恨压进枪膛

把愤怒对准敌人

每一次扣动扳机

都是一次杀敌体验

打靶归来,云彩飞

歌声震天,真豪迈

粟裕师长竖起大拇指

夸我们都是神枪手

2. 刺杀训练

突刺——刺!

杀!杀!杀!

刺刀挑霜,声浪裂空

像排炮,像滚雷

轰隆隆滚过一师训练场

杀!杀!杀!

让每一根血管里

都膨胀着淮河的怒吼

让每一把刺刀

都找到了人的血性

杀!杀!杀!

什么皇军不可战胜

杀!杀!杀!

什么武士道精神

在铁的新四军面前

所有神话都已灰飞烟灭

(三)战役经过

1.虎口拔牙

——车桥攻坚战

车桥睡了

梦里全是樱花的呓语

瞌睡的炮楼

在早春的寒风里摇晃

像等待催眠

又像等待春天第一声惊雷

轰!轰!轰!

炮楼上天了

那些游荡的美梦

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二十五分钟

十几座碉堡

在烟火中失去最后的脉动

枪声,像炒豆子般的吵闹

炮声,像炸爆米花般的轰鸣

那韵律,那节奏

就是一场雄浑的交响曲

由于火力不足,在土圩上

最后一个碉堡群

还有心跳,射孔

像一只只恶狼的眼睛

死死地盯着未散的硝烟……

2.伏击

芦家滩屏住呼吸

仿佛聆听地球的心跳

又仿佛辨别

风声和马达的轰鸣

有灵性的涧河

如一个机智的向导

由西向东

沿着公路,领着车队

蜿蜒而来

轰轰,地雷一边开花

一边报告敌人位置

打!一声令下

步枪,机枪一起怒吼

而死神急忙打开登记簿

收走鬼子的罪恶名字

手榴弹像愤怒的鸟

嘶!嘶!嘶!

一群群,一阵阵

叫喊着飞向鬼子的车队

3.地雷阵

灵活的工兵锹

挖掘星辰,挖掘黎明

一个个圆圆的土坑

像数不尽的单兵掩体

一个个圆圆的地雷

像西瓜雷,像馒头雷

这是给鬼子准备的“礼物”

这是给鬼子最后的“晚餐”

一纵和三纵

用雷列,雷带,雷组

布置一场

规模宏大的“欢迎仪式”

近一点再近一点

嘀嗒,嘀嗒,嘀嗒

仿佛听见,秒针

用细微而又清晰的节奏

敲击死神的脑壳

就在敌人后悔的一刹那

轰轰轰,轰轰轰

激动的地雷,跳出掩体

给以一个个死亡的“飞吻”

六十多个鬼子

大吃一顿地雷“盛宴”

(四)战役结果*

长号阵阵

——为53名烈士送行

53座碉堡

53位烈士

53个年轻的生命

一排排一行行

躺在大地

躺在一九四四年的春天里

仰天长号

一排排一行行

如恢宏的雁阵

把茫茫淮宝大地

无限的哀鸣

传向天空,传向远方

大军撤退前

举行一场撼天动地的追悼

一夜之间,53个乡村

送来53口棺材

有的是村民留给老人的

有的是木匠连夜打好的

没来得及油漆

没来得及烘干

新鲜木材上

还挂着晶莹的泪珠

乡亲们啊

一边哭泣

一边为烈士擦拭血迹

换上干净的衣服

太年轻了太年轻了

这么多稚气的脸庞

这么多鲜活的生命

乡亲们啊

从四面八方赶来

为英雄送行,他们

为了保卫国家

为了民族尊严

为了狠狠打击侵略者

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乡亲们啊

像天使一样

虔诚地为烈士盖上

白布床单

轻轻抚摸他们的灵魂

默默祈祷

愿每个生灵都升入天堂

三月的春天

长风浩荡参谋长沉痛宣读烈士的名字

倪吉寿、卢剑泓、松野觉

……

没有鲜花,没有墓碑

只有泪水,只有长号阵阵

注:车桥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对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此役采取围点打援的掏心战术,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纵横二百里地区。使苏中、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打乱了日伪“清乡”“屯垦”计划,实现了苏中形势根本转变,揭开了苏中战略反攻的序幕。

作者简介:胡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建筑行业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