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热”力蓬勃,暑运见证活力江苏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经济报记者 孙炜杰

8月27日15:10,随着一辆绿皮火车飞速驶过,铁轨外等候了许久的南京桥工段南京线路车间南京维修工区的工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专业工机具走上铁道,开始对路轨进行全程两个小时的维修作业。前一天晚上下过雷阵雨后,27日当天的最高气温降至35摄氏度,虽比起前几天有所下降,但仍然酷热难当,铁轨温度更是达到了48.1摄氏度。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始作业还不到20分钟,工人们的工服已完全湿透。

随着连日降雨,江苏各地气温陆续回落至35摄氏度以下,今年暑运也正式迎来尾声。近日,记者走访多处暑运一线,探寻暑运现场的“热”力和背后的“江苏活力”。

高温之下的一线坚守

“暑运期间,轨道作业最大的挑战就是高温。”南京桥工段南京线路车间南京维修工区副工长汪怀志告诉记者。作为线路工,他们每天不仅要面对居高不下的气温和轨温,日常作业时,还要搬运多台机械机具奔走于当天的数个维修点,每台设备重量都在30公斤左右,作业时这些机械还会散发大量热量。现场几名线路工表示,前几天温度更高的时候,带着工具材料走上铁轨便已全身是汗。

当天上午,线路工们已经对上行线进行了维修作业,下午则是对铁轨下行线上3处维修点进行起道和改道作业。“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火车行驶安全、旅客乘车舒适。”汪怀志说,除了起道、改道和拨道,日常他们还要进行整理道床、涂油、除草以及钢轨和运行设备更换等多项作业。以改道作业为例,由于列车驶过带来震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等原因,两股钢轨间的距离经常出现偏差,便需要线路工对其调整,保证轨距偏差在1毫米内,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有引发事故的风险。

暑运的考验不只有高温,多变的天气也是其中之一。在维修工区的工区楼上,配备着雨量报警器,只要雨量达到警戒值,无论时间早晚和天气好坏,线路工们都会披上雨衣出去巡查。今年暑运期间,南京维修工区的工人们已经历了多次冒雨巡查。“雨量一大铁路路基就有发生塌陷的风险,这对列车行驶安全影响非常大,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汪怀志表示。有一次,在工人们刚刚完成两个半小时的作业并回到工区休息时,突然天降大雨,他们便又拖着疲惫且被汗水打湿的身躯,重振精神投入轨道线岔设备巡查。据介绍,包括周末在内,线路工们的手机都是保持24小时开机,保证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

据介绍,自7月1日至8月29日,铁路南京站累计发送旅客6455.99万人,同比增长3.45%。南京站所在的京沪线不仅本身行程密度较大,今年暑运期间,为服务“苏超”等出行需求,南京站还增开了往返淮安东站的“苏超”球迷高铁专列等多趟列车。“整个南京站下行线,24小时里基本只能挤出两个多小时的‘天窗期’,其他时间都在行车。”汪怀志说。

活力满满的江苏暑运

在南京禄口机场,东航江苏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服务二分部监装监卸岗位上,监装监卸员们守护着航班安全、正点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要对部门机坪保障作业全程以及人员操作规范进行监控监督,对进出港的货邮行自身状态、保障动态及特情进行及时处置。

“暑运期间,航班量和我们的工作量都增加了,包括工作时长也有所延长。一个航班装卸行李基本在200件以上,每天都有200架次左右的航班,比平时多出近40架次,每个监装员每天要负责约15架次。”监装监卸员沈广昀告诉记者。以每个架次1小时完成装卸计算,每次值班她都要陆续在机坪待上10余个小时。沈广昀的丈夫是东航江苏公司的飞行员,作为双职工家庭,一个在万米高空守护航班平安,一个在地面机坪把控装载精准,暑运期间两人能同时回家休息的日子不超过10天。“我们两个反而是常常能在机坪‘见面’,如果他执飞的飞机正好由我来监装监卸,我在机坪工作,他下机绕机检查,就会和我远远打个招呼。”沈广昀说。

“高温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机坪没有树荫,地表温度最高在60摄氏度以上,加上暑运航班密度大,监装监卸员的鞋底都被地面烫得发软。”班组长王珮珮表示。夏日的暴雨同样会带来严峻的考验,他们在保证记录仪等设备不受损坏的同时,还要冒雨完成每个航班的监装监卸任务。暑运期间,面对激增的航班量,王珮珮带领班组在机坪上连续作战,一个工作日调度航班200余架次,始终保持高效运转。面对航班临时增减货量、天气骤变导致的航班大面积延误等突发状况,她就要精准调度10余名组员,在时间的夹缝中校准航班节奏,把好安全运输的最后一道闸口。

从监装监卸员们的工作中,能够看到江苏航空业务的复苏与增长。“从我们日常工作来看,这个暑期,东航国际航班客座率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满座150多人的机型,乘客的行李能达到120件左右。”沈广昀说。同时,随着近年来江苏航空货运市场持续回暖,监装监卸员们在工作中接触到了更多的冷链生鲜。“与普通货物比,冷链生鲜对温度、时效的要求更高。我们首先要确保货物包装符合要求,并尽量将这些货物及时高效装机,不让它们滞留。”王珮珮表示。据介绍,今年7月1日至8月20日,公司南京主基地进出港航班10191架次,承运旅客143万人次,运输货邮5623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3.88%、7.31%、31.55%。

便利通达的未来基础

暑运出行的热潮背后,是江苏愈织愈密的交通网线的支撑。以民航客运为例,暑运期间,在学生流、家庭游、团队游、避暑游等多重客流高峰加持下,东部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7月25日单日旅客量突破17万人次;南京机场继7月24日旅客量突破10.8万人次后,8月8日继续攀升至11.2万人次。据介绍,东部机场集团不断完善7家机场航线发展协同会商机制,各机场航线发展多点开花, 同时新开南京至巴黎、胡志明市, 盐城、扬泰至大阪等多条国际航线,国际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在南京石杨路附近,工人们正在加紧宁芜铁路秦淮河特大桥工区上跨宁杭高速的建设,在气温高的时候,用以攀爬的施工梯笼都格外烫手。中铁十四局宁芜铁路1标项目桥梁工区工区长孙从景说:“暑运期间,我们调整了工人施工时间,上午施工时间在10点半结束,中午高温期间禁止一切作业,并实行工人轮班倒的施工计划。”与地面上的烈日暴晒不同,南京地下20米处的宁芜铁路南京南盾构段内仿佛是一个40摄氏度左右的巨大“蒸笼”。当下,“宁芜号”盾构机正朝着10月贯通的目标冲刺,100余名建设者在高温下挥汗奋战,现场1米直径的大风扇也吹不散内部的热气,只需待上20分钟全身便能被“蒸透”。南京北站出站层首段顶板浇筑完成、“宁芜号”盾构机成功跨越秦淮新河隧道、宁淮城际铁路跨长深高速连续梁成功合龙……今年暑运期间,多地交通基础建设收获新进展,为未来更加通达便利的暑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