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日,盱眙法院管仲法庭组织专业法官团队深入辖区涉龙虾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与普法宣传活动,并“把脉问诊”企业用工管理、销售流通、加工生产等关键领域,为“小龙虾”撑起法治保护伞。
龙虾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量劳动力的支撑。在走访多家龙虾养殖合作社、加工企业时,法官团队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工伤事故处理含糊等问题。“季节性用工多,人员流动性大,很容易忽略合同细节,万一出了纠纷,企业和工人都容易吃亏。”一家龙虾加工厂负责人的担忧,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针对这一情况,法官团队逐一核查企业用工台账,现场讲解关于试用期、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风险责任,从源头上降低用工纠纷风险。
从塘口到餐桌,龙虾的销售流通环节涉及合同订立、消费者权益等多重法律问题。在与龙虾批发市场商户交流时,法官团队重点关注了销售中的合同履行、货款回收、广告宣传等问题。“和外地经销商的供货合同,付款方式约定不清怎么办?”面对商户的疑问,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剖析了虚假宣传、合同违约的法律后果,并建议商户规范销售合同条款,留存交易凭证,妥善处理售后纠纷,维护品牌信誉。
为让法治服务更“接地气”“可持续”,法官团队还向企业发放《龙虾企业法律指引手册》。手册采用“案例+法条+指引”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专业法律知识,成为企业随时可查、即用即学的“法律工具书”。
此次“法治体检”与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为涉龙虾企业解决了当下的法律困惑,更播下了“依法经营、规范发展”的种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随着“法治护航”行动的持续推进,管仲法庭将深度融入龙虾产业的每一个环节,让“小龙虾”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的“致富虾”“幸福虾”。范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