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从笔尖到课堂,“成长”带来开学经济热潮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A02版:今日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九月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也吹来了新学期的序曲。当校园里的铃声再次响起,“开学经济”的热度也重新点燃,成了南京最热闹的消费图景。当家长们忙着给孩子“补充弹药”“装备升级”时,孩子的消费需求也串联起从文具到数码、从教辅到课外辅导班的消费链条。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场年度消费热潮比往年更增添了几分多元化活力,成为消费市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辅用品:

笔尖上的 “开学仪式感”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开学季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开学前期,记者走进位于南京福建路附近的一家文具店,浓郁的“开学氛围”扑面而来。店内货架上,作业本叠得整整齐齐,笔记本封面印着时下热门的卡通形象,笔盒里藏着能变换颜色的笔尖 —— 每一件文具都好像在招着手,等着成为孩子们新学期的 “小伙伴”。

店里,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凑在货架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心仪的文具。店主刘玲正忙着把刚到的文具盲盒摆上货架。她笑着介绍:“不同年纪的孩子,挑文具的心思差得可远呢!” 她指了指柜台里的钢笔,“小学生就爱‘颜值’和‘新鲜’,今年的钢笔都套上了动漫壳子,笔记本里藏着能弹出来的小贴纸,连橡皮都做成了小兔子、小恐龙的样子,拿在手里就舍不得放下。” 记者发现,掌握了消费群体的需求,今年商家将热门IP融入文具产品,这些透着巧思的文具成了小学生书包里的 “新宠”,连文具盲盒也成了热门。“从 8 月头开始,店里就没闲过。” 刘玲一边笑着一边算账,“销售额比平时涨了快 50%,那些造型特别的中性笔、印着卡通的笔记本,一天就能卖出去几十本,有时候上午补的盲盒,下午就所剩不多,我还得催着商家赶紧发货呢。”

与文具店的热闹隔着一条马路的,是书店里的 “教辅热”。书店里,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学霸》《实验班》《状元笔记》等书籍码得整齐,封面上的艺术字在暖光灯下闪着光,像在提醒着家长们 “开学刚需已就位”。经营书店十几年的马丽正帮一位家长找五年级的数学教辅。她坦言:“这教辅就是开学季的‘硬通货’,每年这时候都卖得火。1到9月,店里的人比平时多两倍,销量也翻番,但今年比去年同期少了点 , 不少家长嫌麻烦,都在网上比价买,毕竟能省个十几二十块。”

不过,正在教辅区蹲坐着翻书的张女士却有自己的坚持。她手里捧着两本数学教辅,逐页翻看里面的例题,在她看来:“网上买书虽便宜,但看不到实体书心里没底啊!你看这排版清不清晰、例题全不全,都得翻开摸一摸才放心。再说眼看就要开学了,万一网上配送耽误了,孩子开学后就赶不上使用了。实体店‘即买即得’让人踏实。” 说着,她把选好的两本书与其余的教辅一起放到收银台上。

电子产品:

国补添火的 “新刚需”

不知从何时起,智能电子产品也悄悄挤进了开学装备清单,成了越来越多学生的 “新刚需”。当 “国补” 政策撞上热闹的开学季,这场数码消费热潮直接被添了把旺火,即便是高温也阻止不了消费者热情的脚步,各大手机、电脑、学习机的品牌门店里也挤满了人:家长们捧着学习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着查看教学软件;孩子们则把电话手表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比着 “我的能视频通话”“我的能计步还能查单词”;准大学生们更热闹,围在手机专柜前,手里拿着参数表,讨论着新款机型的像素、续航,连额角的汗珠都挡不住眼里的期待。

在南京山西路苏宁电器一楼,准大学生韩同学刚走进门,就拉着父母径直往手机专柜走,脚步都透着急切。“之前在网上看了好久这款手机,今天终于能看看真机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拿起展示机,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父母则在一旁笑着帮他留意优惠信息。“为了开学季,我们特意准备了特惠机型,用上国补更合算!” 柜台服务员一边给他们递上宣传册,一边热情地介绍热卖的机型。

记者放眼整个商场,选购电子产品的顾客里,一大半都是趁着开学来给孩子 “升级装备” 的。在华为柜台前,店员笑着告诉记者:“最近销量比平时涨了不少,开学季的学生绝对是消费主力军!我们推出的‘开学焕新季’活动特别受欢迎,现在整体销售量比暑期前高出 30% 左右,每天仅咨询手机、笔记本的顾客就接待不过来。”

在开学季不光是大学生家长忙着选购,中小学生家长在数码区也没闲着。在新街口东方福来德的科大讯飞学习机柜台前,李先生正对着两款学习机反复对比。“孩子今年上六年级,我平时上班忙,想辅导他总没时间。”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开学习机里的作文课程,“之前在网上看了好多测评,对比了四五个品牌,这次赶上开学促销,打算入手一台,既能帮孩子学习,我也能松口气。”

今年国家消费支持力度的加大,更让数码产品成了香饽饽 ——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都被列入 “国补” 范畴,不少家长算起账来都格外开心。李先生盯着学习机的价格标签,脸上满是满意:“之前觉得有点贵,这次打折下来太划算了!原价 6499 元,优惠后 5800 元就能拿下,省下来的钱刚好能给孩子买开学文具,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嘛!” 说着,他立即叫来店员,“麻烦帮我拿一台这个配置的,现在就能付款。”

教培课堂:

成长路上的 “投资热”

其实,比起数码产品的 “硬件升级”,开学季的 “软实力” 投资同样热闹得不输硬件投资。新学期的钟声才敲响,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的咨询点前也热闹非凡,电话咨询声、家长间的交流声此起彼伏,成了另一片火热的 “开学战场”。

在南京一家更名为素养中心的教培机构里,不少家长前来咨询KET、PET的课程设置,前台工作人员一边回答着家长的咨询,一边递上课程表:“我们的课程开学第一周周末就开始,您要是想给孩子报名得抓紧。” 旁边的休息区里,几位家长正围着课程顾问讨论,时不时指着课程介绍册交流:“初中择校,若没有这些证书根本不会成功”“听说他家的奥数课程还不错,要不咱们约个时间带孩子来试试?” 在开学准备期间,从学科类提优,到艺术特长辅导,再到体能培训,家长们拿着课程表反复比对,教培机构的工作人员拿着课程大纲,耐心地帮家长拆解细节,忙碌又细致。

而在高校周边的教育机构里,画风则变成了大学生们的 “技能充电” 主场。在仙林大学城附近一家教培机构的咨询台前,不少学生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编程语言课、雅思托福班的开课时间和课程内容。“我想考计算机二级,听说 Python 现在特别实用,这个周末的体验课能帮我预留个位置吗?” 一名大三学生一边问,一边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课程重点;旁边的女生则在对比雅思培训课程,“我计划明年出国,得趁着开学把英语成绩提上来,你们家的一对一辅导能根据我的薄弱项定制课程吗?” 除了语言和技术类课程,职场礼仪讲座、简历优化工作坊也成了热门选择,有名学生笑着说:“现在提前学些职场技能,等毕业找工作时就能多些底气,也算是为未来铺路了。”

其实,这些对 “软实力” 的火热投入都藏着每个家庭对子女成长的深切期许,家长们希望通过多元学习,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多些选择;大学生们则想着通过技能提升,为未来的人生多攒些 “筹码”。而这份热情的背后,更折射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动着教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容。而开学经济的热潮,也必将围绕着“成长”而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