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家社联动,共建书香型社区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T05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淮安市清江浦区施家桥社区 胡耀宇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实践方式,也是中小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淮安市清江浦区施家桥社区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淮水之畔·青衿笃行”实践团队通过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活动,为探究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提升路径、验证社区阅读活动效能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制度化规定奠定基础,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制度是开展活动的基石,能避免活动开展随意性、短期化。施家桥社区将阅读活动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依照计划进行书本采购、收纳等工作,并通过与辖区居民建立紧密联系,鼓励家长参与阅读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强活动的针对性,还能够提升家庭对社区亲子阅读活动的信任感和支持度。同时,社区还设立专门的阅读活动反馈渠道,定期收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以便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这些制度化的措施,给予阅读活动有力保障,使其在顺利进行的同时保证了阅读活动本身的质量。

二、活动室设施提供保障,亲子阅读氛围温馨

当下,城镇青少年普遍面临阅读量不足、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缺乏阅读交流等问题,这一现象既影响青少年成长,也对社区文化建设带来挑战。为助力“阅读型社区”建设,夯实基层文化治理基础,施家桥社区每年都会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添置新书,持续优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的活动室绿植环绕,书籍摆放整齐,为到此参与活动的学生提供了极佳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让人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也能为孩子们提供固定的阅读时段以保证阅读量和效率。

三、大学生资源下沉社区,加大知识传播效率

相比于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的说教,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年龄差异较小,沟通方式更灵活,通过大学生自身阅读经历也可以起到模范引领作用,更大程度激发中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举办阅读活动的效果。施家桥社区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进社区参与亲子阅读活动,通过大学生分享阅读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的方式,使社区自身在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让多元主体参与,真正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四、创新化发展开辟道路,助推阅读焕发活力

创新是推动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社区阅读活动摆脱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困境,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施家桥社区在阅读活动的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在活动形式上,社区打破传统的“一人读、众人听” 模式,引入情景演绎、接龙讲解等形式,让孩子们共同演绎故事情节,通过对话和动作将书本内容生动展现出来。这不仅能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在活动内容上,社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书籍,而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拓展阅读范围。引入科普类、历史类、艺术类等多种类型的书籍,满足不同孩子的阅读需求。

施家桥社区以创新为钥,打开了书香社区建设的新局面。从形式多元到内容拓展,从家社联动到跨界合作,既守住了阅读育人的初心,又踩准了时代发展的节奏。这种“家社联动+创新赋能”的模式,不仅让阅读成为社区的文化符号,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与人文素养。未来,唯有持续深耕创新土壤,才能让书香浸润更多家庭,让社区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文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