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将红旗渠修建历程、修渠劳模群像、红旗渠精神凝结的价值内核、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当代启示融入大思政课,以“四个融入”提升红旗渠精神的育人成效,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红旗渠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修渠历程:推动精神育人的活态教材
将红旗渠修建历程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汲取历史知识、锤炼实践本领的过程中,深刻体悟红旗渠精神的核心要义,自觉将个人成长坐标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思政课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落后的技术装备,林县(今林州)人民凭借简陋的工具,历经十年艰辛,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开凿出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将修渠历程融入大思政课,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案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红旗渠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林县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启发和激励下,为彻底改变缺水历史、创造美好生活而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伟大结晶。林县人民舍小家为大家,自带工具、自备口粮,投身修渠工程。面对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绝壁,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历经一年零五个月日夜鏖战,用血汗贯通全长616米的咽喉工程——青年洞,为实现通水作出重大贡献。将红旗渠修建历程融入大思政课,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艰苦奋斗教育的宝贵资源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修渠十年间,林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陋就简、攻坚克难,住山洞、窝棚,吃野菜、窝头,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12408座建筑物,最终修成渠引来水。将红旗渠修建历程融入大思政课,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二、劳模群像:塑造精神传承的行动标杆
将修渠劳模的鲜活群像融入大思政课,不仅赋予大思政课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真切的人文温度,更通过具象化的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在对标先进中深化对责任担当、使命坚守的认知,实现从情感共鸣到行动自觉的升华。
(一)劳模群像传递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修渠劳模以坚定信念、顽强意志、无私奉献,为广大群众树立了光辉榜样。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激励广大学生见贤思齐、奋发向上。任羊成在除险作业中腰系绳索,飞荡于悬崖间清除危石,多次受伤仍坚守一线,被誉为“除险英雄”;李改云在山体塌方时为保护工友,受伤致残却无怨无悔。这些事迹展现了劳模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高尚品质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将修渠劳模群像融入大思政课,能够让学生感受榜样力量,引导其以劳模为榜样,树立正确人生目标。
(二)劳模群像彰显价值追求
修渠劳模群像彰显坚定理想信念、强烈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等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讲授劳模为实现“引漳入林”目标,牺牲个人利益投身建设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劳模马有金为掌握打钎技术,不怕吃苦、反复练习,最终成为能手,其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助于激励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三)劳模群像引领学生行为
修渠劳模事迹为学生提供了榜样示范。在大思政课中,讲授修渠劳模克服困难、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行为,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榜样和规范自身行为。红旗渠修建中民工严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施工,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纪律意识有重要启示。通过组织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劳模行为方式,增强团队协作和纪律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的正确劳动观念,鼓励其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发扬劳模精神。
三、精神内核:丰富价值引领的认知框架
将红旗渠精神内核融入大思政课,不仅为大思政课提供承载历史厚度、蕴含实践温度的鲜活教材,更能通过传递价值理念、激发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价值追求锚定于时代发展主流方向,为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
(一)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逻辑起点
“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林县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了工程建设物资短缺问题,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00多万元,其中约85%为林县人民自筹。自力更生精神,不仅是红旗渠得以建成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将自力更生这一价值内核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中如何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在生活中如何积极主动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实践中体悟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践根基
艰苦创业集中体现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践底色。面对极其艰巨的修渠任务,面临生产物资与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现实困境,林县人民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劈山开石、跨省引水,经过十年苦战,彻底改天换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艰苦创业精神。将艰苦创业这一价值内核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和勇于创业的意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公益服务活动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
(三)团结协作是红旗渠精神的哲理体现
团结协作充分彰显了红旗渠修建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红旗渠工程规模宏大,涉及多个方面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广大民工、技术人员等协同作战。林县人民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无论是指挥一线,还是各个工种,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将团结协作这一价值内核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团队项目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倾听采纳他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四)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内在本质
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内在本质,是林县人民不计个人得失,为了集体利益默默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修渠民工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有的身患癌症却坚持进洞施工……先后有81位建设者牺牲在修渠一线,用生命诠释了无私奉献精神。将无私奉献这一价值内核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能够自觉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
四、当代启示: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
将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当代启示融入大思政课,通过深度挖掘红旗渠精神与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契合点,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砥砺奋斗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
(一)红旗渠精神对于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启发
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将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当代启示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信心,勇担时代使命。通过讲授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故事,激励新时代青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不惧、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当前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像红旗渠建设者一样,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注重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各领域积极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活力。
(二)红旗渠精神对于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启发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红旗渠精神是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将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当代启示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奋斗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自觉传承和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通过展示红旗渠建设者在艰苦环境下不懈奋斗创造“人工天河”的历程,让学生明白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引导学生将奋斗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服务、乡村支教等,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三)红旗渠精神对于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启发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将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当代启示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引导学生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修渠时的创新举措,如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创新施工方法、改进工具设备等,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通过修渠案例数据,启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同发展意识,让学生理解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区、各行业之间需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红旗渠精神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前辈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奋斗历程。新时代新征程,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以“四个融入”不断提升红旗渠精神育人成效,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