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提升全区城中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和初起火灾快速扑救能力,常州市钟楼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全力推进区域消防快速处置队建设工作,筑牢消防安全“第一道防线”。
大队把城中村和住宅小区的初起火灾防控列为年度首要任务,专门召开部署会议,细化目标、压实责任,要求各小区依据自身规模与风险特点,配齐配足灭火器材,并逐一对照实战需求调整摆放位置、更新规格型号,让装备性能与现场环境精准匹配,为后续“秒级响应”奠定硬件基础。
大队牵头召开推进会,对省级住宅小区消防快速处置队建设指导意见逐条解读,提醒物业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规定人数建队、按标准配备装备、按周期组织训练,确保队伍随时达到“发现快、到场快、处置快”的要求。会议结束当天,理论技能培训随即展开,授课内容涵盖灭火常识、常规器材操作、个人防护穿戴、电动车起火处置、水带连接、移车器使用等项目,讲一段、练一段,人人过关、不留死角。
培训一结束,监督员便分组下沉各小区开展业务指导,一边核对消防设施、档案台账、人员在岗情况,一边示范灭火器、室内外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流程,对动作不标准、记录不规范的现场纠正、现场签字确认,确保队员把学到的知识立刻转化为肌肉记忆。紧接着,监督员与队员并肩开展防火巡查,围绕电动车违规停放、疏散通道堵塞、固定消防设施遮挡等常见隐患,边查边讲处置流程,边讲边演示设施启动方法,让“防”与“灭”在同一次巡查中无缝衔接。
巡查结束后,大队联合小区快速处置队举行实战演练:模拟深夜电动车棚起火,队员按预案完成报警、侦查、疏散、灭火、移交全过程,动作熟练、衔接紧密,用时比预设目标缩短近两成;演练刚落幕,一场不打招呼的战备拉动随即展开,通过临时触发警铃检验集结速度、装备携带和战术动作,结果全员到位、装备齐全、程序规范,真正做到以练促战。
实战检验很快给出回报:某日凌晨,一处电动车集中充电点突发火情,快速处置队3分钟到场、5分钟控火,有效阻止了火势蔓延。这次成功处置再次印证“救早、救小”的价值。下一步,钟楼消防将持续完善队伍建设新模式,把隐患排查、灭火救援、消防宣传拧成一股绳,形成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全力守护辖区平安。(李 潇 郑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