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相同与不同的新“困境”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全国的县域竞逐最新版图上,苏南沿江地区的这对“逆转者”与“被逆转者”——新北与丹阳,面临着相同与不同的新“困境”。

“逆转者”之困:

创新能力有限 高端人才缺乏

近几年,经济综合实力超越丹阳之后,科技创新能力有限、高端人才缺乏,正成为新北最为突出的瓶颈问题,已开始抑制其经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遏制其在苏南县域竞争之中继续赶超的脚步。

新北区经发局人士坦言,目前新北多数制造业民企仍在采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即使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也不高,对于自主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

以新北区规模较大的新兴产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为例,虽已形成产业链,但专业人才数量与产业发展需求并不匹配。在新材料相关专业领域,新北尚无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给予科技创新支撑。相比其他地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如上海依托东华大学、威海依托山东大学等,新北至今尚未建立有效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输入模式。

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新北区经发局人士指出,整个产业的创新水平亟待提升,企业多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重制造弱研发,智能化水平不高,高层次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平台匮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不多。代表未来方向但对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要求更高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软件开发等产业链环节,仍存在不少空白。

新北区科技局人士分析指出,当前新北主要产业的创新引领力有待提升。虽然已有14家创新平台,但还缺乏高效放大试验、工程化验证及规模化生产能力。南京紫金山实验室、杭州之江实验室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是该区重大创新平台发展的样板。

该人士直言,新北对于高端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有待提升。作为常州市辖区,新北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还有不小差距,知名高校院所缺乏。没有“双一流”水准的大学在此布局,导致自身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只能从深圳、上海等人才资源集聚城市招引,但杯水车薪,难敷所需。

此外,新北的科技激励政策需要优化。相比特大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最发达县域,新北引导支持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积极性。

科技创新能力有限、高端人才缺乏。这两个“困境”带来的显著负面效应是: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利润率偏低,竞争力不强,居民收入水平与产业增长率不成正比。据统计,2024年,新北区工业利润总额为433.8亿元,较上年下降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58元,在所有苏南县域中居后。

新北面临的新“困境”,关键原因何在?

其一,新北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多数重点企业尚在起步之初,需大力培育扶持。如新材料企业很多是由化工企业转型而来。核心企业中简科技目前产量有限,且主要集中于航空航天领域。安泰复材尚未批量生产,新创碳谷在碳纤维市场的份额还不大。

其二,与周边区域相比,新北在龙头企业培育、对接资本市场方面还有差距。迄今该区只有22家企业上市,相比苏南其他地区数量较少,而武进经开区上市企业已达50家。

宸光(常州)新材料创始人、执行董事王晓亮坦言,从2023年开始,光伏产业链内卷加剧,效益整体下滑,宸光虽有技术创新优势,但IPO状况也不理想。他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瑞赛环保副总经理庄虎梁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的光伏组件拆解产能已饱和,扩大产能的主要障碍是资金不充裕。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查婷俊博士指出,作为苏南沿江产业绿色化转型的典型县域,新北区早在2020年就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腾退复绿”行动,滨江化工园区走上了绿色转型之路。永安行、宸光新材料、瑞赛环保等专注绿色发展的企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成长。观察人士认为,由政策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之手的长期推动,扶持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企业壮大成熟,最终回馈市场、回馈城市。

“被逆转者”之困:

转型路径不明 市场活力下降

作为“被逆转者”,丹阳除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滞后、新兴产业培育迟缓这两个突出“短板”,还面临着与新北相同和不同的新“困境”。相同“困境”,如上所述。不同的“困境”则是众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路径不明、市场活力下降。

江苏省丹阳酒厂是该市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失败的典型代表。丹阳有3000余年的酿酒史,丹阳酒厂的前身是始创于明末的福源糟坊,是国内老牌黄酒企业,“旦阳”牌封缸酒、老陈酒等曾俏销长三角。十余年前,因经营不善,丹阳酒厂开始寻求转型。当地一家民营地产企业并购丹阳酒厂后,计划转型“酿酒+文旅”。因地产市场下行,该企业资金无以为继,转型失败。2023年,丹阳酒厂发布破产清算公告,至今无果。据记者了解,像丹阳酒厂这样转型失败或遭遇挫折的丹阳企业不在少数,且集中于机械设备、汽配、建材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尤以民企居多。

江苏天宏智能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的最大问题在于市场,国内车用铝合金产品市场增速放缓,近几年销售收入明显下滑,只能努力挖掘海外市场。近几年,遭遇类似国内市场订单不足问题的丹阳制造业企业数量在增加。

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李娜博士认为,近年来丹阳传统产业企业面临着转型路径不明、细分市场较小等困境,折射出苏南沿江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丹阳民营经济展现出较强的动能与活力。她建议,应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多层次民营经济梯队,实现传统产业破局与新兴产业共进。

辩证地看,丹阳不仅存在传统“短板”和新“困境”,也有新“动能”。由深厚文教基础转化而来的科技创新能力,便是其新优势之一。

例如,恒宝股份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博雅区块链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数字人民币支付可信监管平台、智能数字资产钱包,实现了创新性的技术突破。诺得网络累计研发投入超1亿元,自主打造了工业物流互联网平台,初步实现了数字化服务。

迄今丹阳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160余项技术产品在全国产业细分领域获得“第一”和“唯一”,近三年荣获国家级科技奖项9项,突破了一批“卡脖子”难题。丹阳已累计引进20名两院院士、54名国家级专家。某种程度上,丹阳正在重归“创新之城”,为未来的重新加速积蓄力量,开始重获未来“再度反超”新北的优势动能。

【采访手记】

苏南沿江是江苏自古以来的核心经济区域,也是改革开放至今江苏全省的“增长极”与“创新极”。全省五个GDP万亿城市,四个来自这里。2024年度全国GDP百强县,前十名有四个来自这里。苏南沿江县域不仅自身大多实力强劲,领跑全省、全国,而且承东启西、跨江推动苏中和苏北县域协同发展,在江苏经济版图之中地位关键,堪称“棋眼”。

丹阳与新北的发展历程,只是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两地的发展路径和面临的困境,为江苏其他县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现实经验与借鉴。“丹阳现象”与“新北现象”的核心原因分别是什么?首先是两个县域二十年来走了不同的工业化之路。其次是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两种思路和模式,在新一轮工业化周期、苏南新的发展环境中形成的现实差距。前者囿于既有基础与“成功模式”,保守观望,转型升级缓慢,逐渐失去了优势。而后者摆脱了桎梏,积极变革创新,转型升级迅速,抢占了新的制高点。

曾有丹阳干部感叹:我们在南京都市圈最东缘、上海大都市圈的最西缘,南京和上海两方面都得不到强有力“辐射”。新北面对的区域经济版图几乎与丹阳完全一样。等待“辐射”,等待政策和资源,不正是保守观望心态的一种典型反映?对于苏南沿江乃至所有苏南县域来说,丹阳的“殷鉴”不远,新北的启示同样不远。

当然,世间万物都在不断转化之中。丹阳的被赶超与再蓄力、新北的赶超与新困境,证明了“丹阳现象”与“新北现象”只是暂时性、阶段性的,其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启示,才更值得被重视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