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江苏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之首……在8月26日召开的“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场——“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张张斐然的成绩单,彰显出江苏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定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的新作为、新担当。

企业蓬勃发展、项目加速建设、外贸再添订单……会场之外,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藏在每一个平凡日子的发展故事里。今年以来,江苏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全省经济顶压前行、高开稳走,较好完成“双过半”的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以改革之矛破解发展堵点

苏州是全国民营经济最集中、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大民营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蓬勃活力的同时,自身也较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老大难问题。苏州一以贯之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转贷“四贷联动”机制。“从去年10月15日至今年8月25日,累计发放贷款8906.1亿元。”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说。

镜头转向苏北。工业经济引领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要素保障水平不高等曾经是制约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仲小兵介绍,近年来,宿迁坚持把开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实施千亿级产业攻坚、新质生产力培育等行动计划,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化土地、技术、能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现阶段我国进一步加快突破区域发展壁垒的关键路径之一。苏州、宿迁两地的举措,正是江苏以改革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生动实践。“我们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介绍,江苏建立全省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组织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同时,推动市场基础设施高效联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南京陆港型、南通港口型物流枢纽入选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以环境之优激活发展动能

当前,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增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需要更好地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扩大消费方面,江苏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江苏更大力度推进“两重”建设,2025年国债项目拉动投资超过5300亿元,500个省重大项目已经完成投资4232亿元。“两新”工作同样成效显著:江苏积极争取设备更新领域国债支持项目,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设备更新投资约640亿元,助推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3.4%;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领域消费品销售额超17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的面孔正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领域,其中在“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方面,入围第四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清单的民营企业占比便超过了70%。“我们落实‘非禁即入’要求,鼓励民间资本更多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沈剑荣举例说,“今年1-7月,水电气热生产供应业领域民间投资在去年同期增长84.9%的高基数上,增速仍达到36.8%。我们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储能等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的开发,明确我省今后开发的近海海上风电项目,民营资本份额不少于10%。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依托江苏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今年以来已推介项目370多个,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为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提供投资机会。”

不仅是民营经济,在江苏,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都被有效激发——连续五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全省经营主体总数达1461万户;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1650万件,15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经验做法;政府机构失信被执行人主体保持“清零”……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同样离不开改革。今年以来,江苏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以开放之姿抢抓共赢机遇

开放是江苏鲜明的底色。今年以来,外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不断加大,作为开放大省,如何打好应对工作主动仗?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给出的答案。对此,江苏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一批重点项目落户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江苏中亚中心升级为国家级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连云港-徐州集结中心成功入选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制度型开放也迎来新进展。8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标志着这一领域迎来了系统集成改革的重磅政策支持。“我们以制度型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功能,先后制定实施两批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政策举措,累计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说。

作为全国外贸大市,苏州如何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扛起服务全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我们把‘稳外贸’作为‘三稳’工作之首,出台稳外贸稳就业、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等政策举措。深入开展‘全球行’‘百团千企出海’行动,千方百计争订单、拓市场。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多元产业生态,推动跨境电商跨越发展。”顾海东说。

“下一步,我们将更大力度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把支持企业开拓东盟、中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重中之重,将相应展会比例提高到六成以上;更大力度深化双向投资,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同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境产业链合作;更大力度推进系统集成创新,抓好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18条政策、服务业扩大开放南京和苏州试点、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落地,推动早出多出标志性、引领性成果。”倪海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