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赋能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日期:08-27
数智时代,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深受网络环境影响。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破解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大水漫灌”“千人一面”的困境提供了可能,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向精准化、分众化转型,对于提升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巩固思想文化安全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意蕴
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是一种利用数智技术在尊重教育对象个性化需求基础上的精准育人模式。数智技术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赋能,不仅是教育手段的革新,还蕴含着对时代需求与教育规律的深刻回应,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凝聚共识的思想引领和堪当重任的人才支撑。通过数智技术强化主流价值传播的精准度与穿透力,既在多元思潮交织的网络空间中守牢思想文化阵地,又为现代化建设培育兼具数字素养与政治认同的时代新人,“技术赋能”与“育人铸魂”的协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持久思想动力与人才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二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诉求。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因忽视个体差异陷入“统一内容、批量推送”的惯性,导致教育优质资源与个性化需求被淹没。数智技术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不同群体的思想困惑、认知特征与接受习惯,依托动态用户画像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教育转型。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数智技术的高效便捷,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需供给”模式,既能让有限的教育资源精准对接需求痛点,又通过差异化供给彰显教育公平,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与育人效果的双重提升。
三是解决网上思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应有之义。当前网络空间信息过载、各种社会思潮交织碰撞,对教育对象的思想产生冲击,传统网络思政教育的“滞后干预”“泛化引导”难以有效应对。数智技术凭借实时监测、智能识别功能,可及时捕捉网络空间的思想偏差与道德风险,借助情感计算识别极端言论苗头,通过内容溯源追踪错误思潮传播路径,进而精准推送正向引导内容、启动干预机制。这种“技术预警+靶向纠偏”的模式,能以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干预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空间文明建设,为网络思政教育筑牢“防火墙”。
二、实践进路
数智技术赋能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并非技术的简单叠加,需要构建相应的实践体系,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规避工具理性膨胀、数据伦理失范等风险。
构建“数据驱动” 的精准画像体系,夯实精准化基础。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的前提是“知彼”,即全面、客观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与行为特征。为此,需建立多维度数据采集机制。一方面,整合生理、情感、行为等多维度数据,形成教育对象的个体数据档案;另一方面,明确数据采集的边界,严守科技伦理,通过“最小必要”原则筛选数据,避免过度采集侵犯隐私。进行数据分析时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思想动态预测模型,可通过分析教育对象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情感倾向,预判其价值认知变化趋势,为教育干预提供提前量。同时,需警惕“数据至上”的误区,用户画像应与教育主体的人工观察相结合,避免因算法偏见导致对个体的片面认知。
打造“分众适配”的内容供给机制,提升教育针对性。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的核心是内容与需求的匹配,应基于不同群体的认知规律和接受习惯,构建分层分类的内容体系。针对青少年群体,采用短视频、情景剧等具象化形式,将严谨的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Z世代”感兴趣的形式;针对新业态从业者,聚焦职业伦理、社会责任等现实问题,开发案例式、互动式教育内容。推送教育内容,需优化算法逻辑,避免“信息茧房”效应,主动嵌入多元视角的讨论话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避免造成算法对主体思想的包裹与禁锢。
确立“人机协同”的教育范式,守住育人主动权。数智技术是工具而非目的,必须坚持“人主导技术”的原则。一方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使其掌握数据分析、算法调试等技能,兼具“内容生产者”和“教育策略设计者”身份,能够根据数据反馈调整教育方案;另一方面,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技术工具完成的是辅助性工作,应搭建教育主体介入机制,坚持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人机协同的教育模式,既发挥了技术的效率优势,又保留了思政教育的温度,避免技术异化导致的去人性化风险。
健全“伦理规制”的制度保障,规范技术应用。数智技术的应用必须守住伦理底线,应建立网络思政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查机制,对数据采集、算法设计、内容推送等环节进行合规性评估,防止出现数据滥用、算法歧视等问题。在算法设计中嵌入“主流价值优先”的权重因子,确保推送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对技术平台的监管,对刻意推送低俗化、历史虚无主义等有害内容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形成“技术向善”的制度约束,确保数智技术始终服务于人。
结 语
数智技术赋能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教育效率,更在于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要坚持价值引领与技术赋能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协调,使数智技术真正成为破解思政教育难题的“金钥匙”,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