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宋代四川蚕市述略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T03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摘要:蚕桑业是中国古代乡村经济发展中较重要的经济产业类型,尤其是在宋代,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经济商品化趋势加速,蚕市作为蚕桑业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日趋活跃。研究宋代四川地区蚕市的发展状况,并总结其对后世四川区域蚕桑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学界对宋代蚕桑业问题的深入探讨,同时为当前区域农商业经济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宋代;四川;蚕市

一、宋代四川成都的蚕市

宋代成都蚕市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地点选择延续了依托寺观的传统。根据记载,每年正月至三月,成都府城及属县共在十五处地点循环举办蚕市。曾任成都知府的田况,在其描绘官民同乐的《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中,就多次提及蚕市:如正月初五州南门蚕市、正月廿三圣寿寺前蚕市、二月初八大慈寺前蚕市、三月初九大慈寺前蚕市。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详细追述了成都蚕市盛况,如正月初五五门蚕市、正月廿三圣寿蚕市、三月廿七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前蚕市。此外,《方舆胜览》卷五十一也记载了二月望日的蚕市。可见,宋代成都从正月至三月频繁举办蚕市,正如宋人黄休复所记其在蜀地见闻:“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属县一十五处。”这些地点包括五门(玉局观前)、州南门、圣寿寺(内有蚕丛祠)、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大慈寺、宝历寺、学射山通真观、青羊宫旁青羊观、龙女祠、严真观等,均依托寺观而兴。

二、宋代四川成都以外蚕市

宋代四川地区蚕市繁荣,除成都外,眉州、金堂县、新繁县等附近州县也发展出较高水平的蚕市,尽管其规模可能不及成都中心区域。如《方舆胜览》眉州“蚕市”条记载,当地于二月十五日举办蚕市,“村人鬻器于市,因作乐纵观”。苏轼、苏辙兄弟的诗作也印证了家乡眉山蚕市的盛况。苏辙在《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蚕市》中写道“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此说虽可能源于传说,却反映了眉山人对蚕市历史悠久的认同。结合宋初的繁荣景象推断,眉山地区的蚕市至迟在唐五代时期已形成。

三、蚕市流通商品与消费人群

作为川蜀桑蚕业兴盛的核心体现,宋代蚕市的首要功能是供应春季蚕事所需器具,如《成都遨乐诗》提及的荻箔、瓢轮、土釜等,涵盖荐蚕、缫丝等环节。蚕种亦是重要交易品。苏轼《和子由蚕市》生动描绘了农民争相采购各类器具的场景:“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啻金与纨。”此外,“不唯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镐资男耕”表明农具也是主要商品。同时,蚕市也是重要的花木果蔬交易场所,如记载所称“成都鬻花木、蚕器于某所者, 号蚕市。”这与《太平寰宇记》所述巴蜀地区物产丰饶相符。更值得注意的是,蚕市还扩展至奇珍异宝的交易。《茅亭客话》卷九提到“货……花木果实草药什物,有鬻龙骨。”黄休复和田况也分别记载了遇“灵药”“奇货”“珍奇”的经历。因此,蚕市商品兼具强烈的实用性与赏玩性。前者服务于桑蚕生产,后者则包含花木果蔬乃至珍玩,可谓“齐民聚百货”,吸引了城乡各阶层广泛参与。

四、蚕市的娱乐休闲功能

除交易与祈蚕外,宋代四川蚕市还承载着重要的娱乐休闲功能。张仲殊词描绘成都蚕市“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州。”一派灯火辉煌、车马喧嚣的繁华夜游景象。张咏创设宝历寺前蚕市时,明确旨在“纵民交易,嬉游乐饮。”其娱乐效果“倍于往岁”,这显示娱乐已成为蚕市不可或缺的内容。《宋史·地理志》指出川峡地区民众“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动至连月。”虽歌舞宴饮主体多为官贵富人,但农民作为观赏者亦能从中获得消遣。结合当时四川人地矛盾加剧、农民生活艰苦单调的背景,如苏轼诗“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就可看出农人在艰辛的生活外,赶蚕市成为重要的心理调适方式。正如苏轼所言“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蚕市之乐使人暂忘辛劳。蜀人好游之风,既源于商贸繁荣,也是人地压力下的精神慰藉。

宋代四川蚕市集交易与娱乐于一体。民众举家前往,如同欢度佳节,在游乐饮食中获得精神满足,既是对既往辛劳的犒赏,也为即将到来的繁重蚕事积蓄心力。苏轼《和子由蚕市》等诗作正是这种丰富休闲生活的生动写照。

结 语

宋代四川地区蚕市的发展推动了区域蚕桑业经济的发展。蚕桑业从其产业经济类型来看,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中的重要一环。宋代四川地区蚕市在发挥流通、消费蚕桑等农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衍生出了文化、娱乐功能,有力推动区域内商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黄休复《茅亭客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1。

[3][宋]田况《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宋]陈元靓撰,许逸民点校:《岁时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2020。

[5][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陈国堂《宋代成都蚕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49-51。

[9]王昊《宋代四川的蚕桑丝织业与民户生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0,(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