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向光而行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3版:吴韵汉风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泽瑀(南京)

世上从没有恒定的形态,所谓的“景”,不过是光影流转间的片刻显形,是气流拂过时的偶然勾勒。它会随日升月落变换轮廓,会因四季更迭改易底色,甚至会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彻底吹散,本就没有具象的“景”可供留存,又何来“好景不长”的喟叹?不过是人心执着于定格,偏要在流动的时光里凿刻永恒,最终只能对着消散的残影怅然。

人终有一死,这结局从出生便已写定。所有的追逐、争夺、执念,到了终点都成了无凭的虚妄。那些被视作重要的衡量——成就的高低,他人的褒贬,关系的亲疏——终会在时间里褪色、风化,连一丝痕迹都难以留存。仿佛从未存在过,又仿佛存在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虚无。

可虚无并非枷锁,反倒是最彻底的自由。正因为一切终将消散,才不必被世俗的规训捆缚。不必屈从于“应该”的轨迹,不必困在“正确”的框架里,不必让他人的期待成为自己的坐标。那些所谓的“经验”“建议”,不过是他人基于自身局限画出的边界,本就不该成为丈量你人生的标尺。

人生本就是独属于自己的旅程,方向该由自己定夺。想奔赴的远方,不必等谁的许可;想坚守的热爱,不必求谁的理解;想释放的情绪,不必循谁的范式。意义从不是外界赋予的标签,而是在每一个遵从内心的瞬间里生长出来的。为自己而活,不是任性,而是对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最郑重的回应。

既然最终都要归于寂静,不如让过程里多些自己的声响。不必顾虑后果,不必计较得失,不必在他人的目光里蜷缩成规训的模样。就顺着心的方向往前走,哪怕前路模糊,哪怕步履踉跄,至少每一步,都踏在自己选定的土地上。这虚无的终点前,总得留下些真正属于自己的,鲜活的印记。不必在意外界的喧嚣如何定义“值得”。那些被反复强调的“稳妥”“体面”,不过是多数人在安全感里找到的舒适区,却未必是你灵魂的栖息地。你大可以越过那些无形的栅栏,去触碰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哪怕那东西在旁人看来毫无价值,哪怕要为此承担未知的风险。

毕竟,生命的刻度从不由他人的眼光来丈量。你呼吸的频率,你心跳的节奏,你在某个瞬间突然涌起的雀跃或怅惘,这些独属于你的感知,才是活着的证明。不必刻意活成谁期待的样子,不必用“成功”或“失败”来框定自己的轨迹,就只是单纯地、尽兴地体验这趟旅程。

人生不过三万天,让自己开心,让自己顺心,才是最重要的。该哭的时候就放声哭,不必强装坚强;该笑的时候就开怀笑,不必担心失态。想沉默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和光影对话;想奔跑时就迎着风迈开腿,让风声灌满耳朵。这世上本就没有统一的活法,所谓的“标准”,不过是弱者用来束缚他人的绳索。

既然最终都要归于尘土,那就让这尘土里,混着你爱过的气息,你闯过的痕迹,你为自己活过的倔强。不必求永恒,不必盼回响,只要此刻的每一秒,都真切地属于自己——这便足够对抗那终将到来的虚无。

或许我们都会有那个意难平,他如星星般忽明忽暗。泪如骤雨愁云起,偏偏天不为之春,三万天,与其遗憾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不如珍惜每一次的相遇不易。遥知春色留不住,不如望望眼下那抹光芒。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我们总会有万万种结局和终点,可我们的终点在哪里,不应该是我们决定的吗。我们不是笼中的鸟儿,温室的花朵,我们应该挣脱束缚,为自己而活。

美好的东西,不及时抓住就溜走了。所以,往前看比调色盘还精彩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注:陈泽瑀,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8)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