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煤矿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应用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T08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针对煤矿行业特殊性和安全生产的核心需求,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方向与实践模式。通过组织模式革新、教育载体升级、作用发挥机制完善、文化融合路径拓展等方式,提出贴近矿井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党建实施方案,为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参考。

一、煤矿基层党建创新的现实动因

井下作业环境的封闭性与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导致党员教育难以集中开展、组织生活时效性不足。倒班作业使党员分散在不同作业时段,传统“三会一课”面临人员召集困难;地质条件多变带来的安全压力,要求党组织必须快速响应突发状况。这些特殊性倒逼党建工作突破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的限制,建立适应矿井运行规律的新模式。

部分煤矿党组织存在活动形式化倾向:安全学习停留于文件宣读,组织生活脱离生产实际,党员作用发挥缺乏有效载体。这种“两张皮”现象削弱了党建对安全生产的保障功能。创新工作需聚焦三个核心:组织生活如何紧扣安全难点,党员价值如何在岗位彰显,党建成效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党建创新的实践路径探索

打破传统党支部按科室划分的架构,建立“垂直管理+横向联动”复合型组织体系。在采掘一线推行“班组党支部”,将支部建在综采队、掘进班等最小生产单元,由技术骨干党员兼任支部书记;对辅助部门实施“联合党支部”,整合机电、运输等岗位党员,解决党员分散的难题。

将教育内容嵌入生产全流程,开发“三分钟微党课”:班前会播放事故警示动画片,井下交接班时讲解当班风险防控要点,升井后组织党员复盘操作规范。利用矿区物理空间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在巷道设置“红色安全灯箱”,用标语漫画等形式强化安全意识。

三、创新实践的保障机制

制定《井下党员管理办法》《移动组织生活规范》等制度,明确特殊场景党组织生活标准。建立党委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每人包保一个井下支部,参与现场安全党课。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将隐患整改率、违章下降率等安全指标纳入支部考核,权重占比不低于40%。

实施“双培双促”计划:把班组长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安全标兵。开展支部书记“三懂”培训:懂党务(组织生活规范)、懂生产(采掘工艺基础)、懂安全(风险辨识方法)。组建党建指导员队伍,选拔退休劳模担任兼职辅导员,传授现场工作经验与方法。

结 语

煤矿基层党建创新必须扎根矿井土壤,以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组织架构适配生产节奏、教育内容直抵作业现场、作用发挥聚焦风险防控,使党组织成为安全管理的神经末梢。唯有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方能筑牢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