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发经济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思考
日期:08-22
“早上八点某小区里,王阿姨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提醒王阿姨要到‘老年大学’App报名视频剪辑课程;与此同时,她的姐姐正在乘坐银发旅游专列,开启云南研学之旅。”这些现象表明:一个由老龄化推动的银发经济黄金时代已是“现在进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齿轮持续转动,我国社会预计203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进入加速量变阶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让“银发压力”变成“银龄新质生产力”和“社会红利”,银发经济的崛起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站在时代的新赛道新风口,银发经济正孕育出一片新的蓝海。
银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深植于社会结构、技术和需求交织的变革之中。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银发经济放在“扩大内需”核心领域的突出位置上。2024年,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国家级文件诞生。作为跨越一、二、三产业的新型经济业态,银发经济指为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提供服务和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经济活动总和。
一、发展银发经济的价值意蕴
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医治未病”。银发经济关乎民生与发展,即将迎来属于它的最美花季。银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性最优解。纵观人的全生命周期,人不仅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从供给端来看,银发经济允许银发族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解锁“第二人生”,为社会减轻养老负担,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需求端来看,银发族不再是在公园里打太极、跳广场舞的被边缘化群体,而是一群掌握着巨大购买力的消费“黑马”。日本、欧盟等老龄化国家的实践表明,银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业态之一。在充分镜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们应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银发经济发展道路,为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篇文章加上一个全新的注脚。
银发经济凸显了“民生为大”的价值特质。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本质所在。银发经济扎根于人本逻辑,打破了资本逻辑宰制下现代化“见物不见人”的惯性思维,为老年群体制作了独属于他们的“幸福清单”。“15分钟养老服务圈”等养老地产的开发,旨在帮助孤寡失能老人解决生存困局。在技术的赋能下,智慧养老产业推出了AI 智能助手、陪伴型机器狗等银发科技新品,以深耕银发族的急难盼愁为着力点,正在为其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银发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银发经济通过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一方面,银发经济是科技创新的孵化场。老年人想要克服“数字鸿沟”的需求,为数字适老服务明确了方向,也提供了技术落地的试验田。另一方面,银发经济是新兴业态的助推器。银发经济通过与健康、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催生了康养旅居、老年教育、AI养老等新兴业态。此外,银发经济是人力资本的转换器。劳动再就业市场急需像银发族这样经验丰富的人才。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老人打破“数字难民”的刻板标签,摇身一变成为网红,通过直播重建社会坐标,印证了“阅历溢价”的经济价值,形成生产性老龄化的价值新范式。由此可见,银发经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二、银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下,如何做好银发经济这篇大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扎实推进。
首先,加强党对银发经济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的重要作用,将银发经济的工作内容纳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绩效考核范围。企业坚持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创新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老年人富在产业链的党建模式,把党建“软实力”转化成产业“硬实力”。街道社区以党建为红色纽带,构建养老驿站,与企业联盟打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链条,为银发族提供精准化服务。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养老服务精细化专业化人才培育,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矩阵。
其次,构建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融合的养老生态。我们需要关注机械劳动的替代与老人精神需求的微妙边界。数智化赋能养老服务的原初意蕴在于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技术只是亲情的催化剂而非替代品。未来的理想图景,应是技术适老化改造与子女陪护的互补共生。同时,技术应该尊重老年人的主体性。从生态哲学来看,技术以追求善为目的,使人之为人。如果人变成技术工具的奴隶,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设计者在理性研究适老产品时,应回归“用户”本位思想,充分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意愿和选择,同时邀请他们参与产品的设计。另外,多元主体应合力构建数字包容体系,尊重老年人的时间节奏,呈现从“适老”到“尊老”的伦理自觉。
最后,强化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监管与保障。银发经济不应成为“收割银发族”的市场。出台银发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将养老服务法纳入立法,明确政府、市场、家庭责任边界。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专业人士应当扮演好“合规守护者”和“创新推动者”的关键角色。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对适老化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核查,建立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开展通俗易懂的银发族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养老诈骗犯罪。子女也应为老人筑起坚固的“反诈防火墙”。养老服务从业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道德水平。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各地区应该找准自身的发力点,奋力当好以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