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
日期:08-22
经济全球化深化与创新创业浪潮推动下,专创融合教育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路径,这一教育模式的关键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专业能力与创业思维协同发展。然而,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创业教育重技能轻素养的割裂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挑战。财经素养作为个体理性决策与资源管理的核心能力,涵盖财务规划、风险认知及市场洞察等维度,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专创融合体系,既能弥补传统教育短板,又能培养学生经济思维与商业敏感度,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能力保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重要方向。
一、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适应创新创业环境
在专创融合教育里,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活动与财经知识紧密相关,学生需精准把握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合理规划财务预算,方能保障自身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序开展。许多创业失败案例、就业失败案例,本质上都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缺乏基本的财务管控能力,导致资金链断裂。财经素养教育能使学生明晰财务风险,懂得成本控制、利润核算等关键环节,从而在创新创业浪潮中稳健前行,避免因财务问题折戟沉沙,提升创业、就业的成功率。
(二)增强综合竞争力
专创融合教育体系中的财经素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竞争力意义非凡。现代商业竞争激烈,除专业技能外,对财务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具备良好财经素养的学生,意味着其可以从财务角度剖析市场机遇,精准定位项目盈利点从而为创新方案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在团队协作时,具备良好财经素养的学生可以凭借扎实的财务功底、合理分配资源,优化项目成本结构,展现独特优势,吸引投资,赢得市场认可的同时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在专创融合教育中融入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大学生作为创新的生力军,其财经素养关乎创新成果的转化与落地。掌握财经知识的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产业的经济逻辑,将创新创意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设计出可行的商业模式,进而从宏观层面加速产业升级,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应用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融合财经知识
在专创融合教育中,课程体系是重要基础,对于最终的教学成效可以形成直接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将财经知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譬如,教师可以在专业核心课程中穿插基础财务原理、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等内容,为高校大学生筑牢基本的财经知识根基。创新创业课程板块教学工作中,则可以深入拓展商业计划书中的财务模块、融资策略与风险评估、企业税务筹划等专业财经内容,由此,在财经素养教育工作中,财经知识不再是孤立模块,而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构建系统财经思维,为后续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储备充足理论知识,实现知识架构的全面升级。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路径,于专创融合教育中强化财经素养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一方面,积极搭建模拟企业运营平台,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企业角色,历经从项目启动资金筹集、日常成本管控到利润分配的完整企业运营流程。在模拟环境中,学生可深切体会财务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真实创新创业项目,无论是校内老师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还是校外企业合作孵化项目,学生需要真正置身其中负责项目财务规划与执行,这样才能深度理解财经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解决实际财务问题能力。
(三)打造专兼结合师资队伍
高质量教育离不开优秀师资力量支撑,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关键。高校应大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财经领域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使其及时掌握前沿财经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更新迭代。同时,从校外聘请企业财务高管、注册会计师、投资人等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人具备丰富实战经验,能将行业实际案例与最新动态带入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生指导等工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优势互补,全方位提升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质量,为学生创新创业之路筑牢根基。
结 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数字经济兴起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专创融合体系具有现实紧迫性。高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知识融合、强化实践教学促进能力转化、构建专兼结合师资保障教学质量,可有效弥补传统教育短板,提升学生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经济思维支撑,助力产业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教育与健康消费心理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437)、2024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金融强国背景下‘一重塑三融合’的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JMJG202404)、2025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数智金融赋能广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5KY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