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重组背景下中小企业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日期:08-22
全球供应链重组是地缘政治、全球竞争、技术革命、经济周期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竞合关系较为复杂,近些年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和重组趋势。美国一直推动制造业产能迁回本土,涉及的行业包括半导体、芯片、电子产品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也包括机械、汽车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纺织服装、玩具鞋帽和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等。这种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沿着供应链传递到上下游各环节,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我国嵌于外贸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因此受到诸多影响。
一、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表现
(一)政策干预
常见的干预外贸的国家政策工具有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外汇管制等。美国在供应链重组过程中的手段是构筑关税壁垒阻碍他国产品进入,同时采用补贴支持本国企业扩大生产。美国2025年推出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将芯片制造商在本土新建工厂的税收抵免比例从25%提升至35%,刺激了英特尔、美光等企业扩大美国境内的制造规模,台积电的晶圆厂项目也获得了额外激励,同时也惠及了煤炭、汽油机制造等相关行业及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二)重新布局供应链企业地理分布
美国企业采取“中国+N”供应链策略,本质是在“脱钩”与“依赖”之间寻求平衡的结果。一方面分散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又增加供应链议价能力,对中国企业形成压力。苹果将15%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全球供应链整体出现了短链化和区域化。
(三)直接“实体清单”制裁和限制
“实体清单”是美国维护其科技领先地位、限制竞争对手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技术脱钩的推动工具。技术脱钩的表现就是供应链分离、技术标准分化、数据流动限制以及科研合作的减少等。2018年以来,受到该清单限制的中国机构和企业已达到1000余家。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多处于上下游配套环节,资源储备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其受冲击往往比大型企业更显著。另外,关税战、技术标准、绿色转型等因素也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形成了促进力量。
二、中小企业基于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危机
全球供应链重组对我国中小企业形成多重挑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系统性压力。首先表现在物流、原材料和合规成本波动。其次是供应链重塑过程中阶段性供应链断裂,致使我国中小企业被迫寻找新供应商或调整出口路径,然而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寻找新的机会存在较大的难度和较长周期,因而形成了经营压力。供应链脱钩或者实体名单限制带来核心企业订单流失,嵌入在该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也会受到供需关系传导而面临订单缩减。此外,东南亚国家凭借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直接挤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份额。部分企业为应对竞争,尝试“近岸生产”,则须承担额外的合规成本和管理风险。
三、中小企业危机应对策略
(一)信号检测
在这一阶段,企业通过各种监控和预警机制,识别潜在的危机信号。有效的信号检测依赖于实时数据监控和分析工具,如采用ERP系统等捕捉运营和财务表现的数据异常,从而提前预警危机的可能性。另外就是通过供应链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供应短缺或过剩的迹象,快速调整库存和生产策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再次就是根据汇率变动、经济增长速度变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利率调整等宏观经济指标分析,确保管理人员保持对形势判断的前瞻性。增强信号检测意识对于危机意识不足、抵御危机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二)危机预防
这一阶段侧重于识别和预防潜在危机。中小企业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估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常见的预防策略包括多元化供应链管理、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长期合作协议以及内部流程的持续改进。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降低单一供应商或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和市场拓展等。
(三)危机准备
危机准备阶段涉及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确保企业能够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反应并控制损害。这包括建立快速决策流程、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策略。企业通过这些准备措施,可以在危机初期有效应对,减少对业务运营的负面影响。
(四)危机遏制
在危机遏制阶段,中小企业采取具体行动恢复受影响的业务单元,确保业务连续性。关键措施包括灵活的生产调整、强化内部沟通与协调、与客户和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以及及时的信息共享。通过这些举措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减轻危机带来的损失。
(五)危机恢复
危机恢复涉及危机事件之后的评估、修复及改进操作,以便企业能够从事件中恢复并增强未来的抗压能力。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分析危机处理过程中的表现,识别出其中的成功要素和存在的不足,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危机恢复阶段,中小企业需要对危机响应活动进行反馈评估,并通过跨部门会议讨论改进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中小企业理解危机管理中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调整方向。此外,还需要更新其危机管理计划,包括修订应急响应策略、加强内部的知识分享机制等。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2023GH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4YJA6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