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根植中华血脉,国企铸就发展文化引擎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T04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山东港口集团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7亿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领跑全球;当攀枝花国投连续两年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跻身四川百强;……这些亮眼成就的背后,一股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正在涌动——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国企文化。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这种文化软实力正淬炼为驱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一、文化基因:传统智慧的新生

国企的文化建设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治理智慧与价值根基,关键在于实现三重融合。

(一)红色基因与传统美德的深度协同

国有企业肩负政治使命,与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理念相契合。需将仁爱、诚信等美德融入现代治理,平衡政治属性与市场属性。山东港口集团以党建引领,凝练“同心同德、忠诚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同步打造“四个一流”文化名片,实现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二)传统精神与时代创新的动态平衡

面对新生代员工,传统精神需创新传承。江苏建设集团通过师带徒机制,融合工匠技艺与数字思维;攀枝花国投推行“奋斗文化+先锋文化”双引擎,以年度攻坚战和国投之星评选,三年表彰42个先锋团队,将敬业乐群转化为行动标杆。

(三)本土智慧与全球实践的有机统一

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助力国企出海。山东港口在RCEP沿线布局内陆港时,尊重当地文化,以义利并举打开市场。其“东西双向互济”战略推动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四,让中国标准赢得世界认可。

二、文化落地:从理念到行动的四大路径

优秀文化不能悬于空中,需借力系统化路径深植企业肌体。

(一)党建引领,德治与法治的融合

将修齐治平的传统治理智慧融入党建体系,建立党员责任区与文化示范岗的双重载体。通过量化考核工匠精神、安全规范等行为准则,实现礼法合治:既发挥制度刚性约束,又以仁爱关怀增强情感认同,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攀枝花国投创新性地将“实力国企、先锋国投”同时作为党建与文化的品牌名称,通过强基领航工程,推动党建目标与企业战略同频共振。制度刚性约束与仁爱关怀的情感认同结合,让文化生根发芽。

(二)业务深融,知行合一的实践场

文化需在生产一线显形。江苏建设在项目现场设立“安全积分超市”,将慎独修身转化为可视激励,员工安全违规率下降37%;山东港口把庖丁解牛的匠心典故刻入文化墙,诠释精益管理,单船作业效率提升25%。攀枝花国投则打造数字化服务中心,用产业地图和实时数据屏,让诚信重义具象为合作标准。文化由此脱离口号,成为每日操作的指南针。

(三)数字赋能,古今智慧的双向激活

当千年智慧遇见数字浪潮,文化传承迸发新活力。山东港口开发“企业文脉VR馆”,年接待员工体验超万人次;老技师通过“云师徒制”直播间传授技艺,青年创新提案激增300%。攀枝花国投借力“智汇国投”数字平台,举办创新大赛,吸引全球研发团队参与,以百家争鸣激活集体智慧。单向灌输变为双向滋养,数字空间实现真正的薪火相传。

(四)闭环评估,阴阳调和的优化术

文化建设需因时而变。山东港口建立全周期评估模型,初创期重团队凝聚,成熟期推创新持续,变革期讲文化适应性。江苏建设则针对青年员工思想活跃的特点,用辩论赛、金点子征文替代传统说教,年度收集建议超千条。动态调整确保文化始终与企业脉搏共振。

三、员工归属:文化温度的民生表达

山东港口推行三通道晋升体系,管理层与员工薪酬比仅1.55倍,低于行业均值;攀枝花国投建设省级示范性人才之家,江苏建设设立员工书屋和心理健康站;从晋升公平到餐食、托管等关怀,家文化让传统仁爱理念真正落地,增强员工归属感。

四、面向未来:文化引擎的数字跃迁

当山东港口员工通过3D建模实时验证码头改造方案,践行格物致知;当攀枝花国投的产业链群合约平台汇聚全球研发资源,激活百家争鸣式创新——传统文化正借数字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某西部制造企业的云师徒平台使老师傅经验数据化沉淀,青年员工创新效能提升300%,生动诠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 语

历史长河奔涌,文化薪火不熄。当传统智慧被时代重新擦亮,国企便握紧了通往未来的船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红色基因为魂,数字技术为翼,文化软实力终将淬炼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的国企力量。

参考文献:

[1]夏仁磊.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建材,2025,(03):114-116.

[2]沈红波,陈鹏翔,张耕悦.国有企业的文化强企战略与路径——基于山东港口集团的案例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5,26(03):40-52.DOI:10.19941/j.cnki.CN31-1957/F.2025.03.003.

[3]魏国民.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文化激活内生动力攀枝花国投以“三同“管理文化引领企业实力争先[J].经营管理者,2025,(07):40-41.

[4]徐琳娜,董雅楠,武欣,等.国有企业如何实现文化传承——基于中航光电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3,16(02):146-162.

[5]陈文锋,陈奕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研究[J].上海企业,2025,(07):61-63.

[6]高宇飞.构建多元载体凝聚发展合力国有企业文化落地实践的创新探索[J].中国石油和化工,2025,(07):71-72.

[7]王广禄,陈林,刘怡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学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8-28(002).DOI:10.28131/n.cnki.ncshk.2023.0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