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实证检验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A03版:消防在线       上一篇    下一篇

○徐州工程学院 高逸飞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本文基于马克思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构建劳动者跃升(LS)、劳动资料跃升(ML)、劳动对象跃升(DTD)和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PFD)的指标体系,以徐州某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线性回归模型量化分析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智改数转”)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改数转”显著提升劳动者素质、劳动资料水平和劳动对象配置效率,并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推动生产力跃升。建议政府与企业加大“智改数转”投入力度,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

引 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首要任务。“智改数转”通过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跃升,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本文聚焦制造业行业,结合马克思生产力理论,量化分析“智改数转”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一、“智改数转”对新质生产力作用的模型设计

为检验“智改数转”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 NQPi,t表示新质生产力水平,将分别代入劳动者跃升、劳动资料跃升、劳动对象跃升和生产力要素优化水平进行回归分析;Intei,t为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程度,∑Controlsi,t为其他控制变量,∑Year和∑Firm分别表示年份和个体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

二、案例分析

选用江苏徐州某制造业企业为案例,对模型进行线性回归有效性检验,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1.劳动者跃升(LS):资产负债率(Lev)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资产负债率的提升对劳动者跃升有正向影响。说明通过合理的负债结构,加大了对高素质人才的投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尽管“智改数转”(Inte)的系数短期内不显著,但其正向趋势表明,随着“智改数转”的深入,劳动者素质有望进一步提升。

2. 劳动资料跃升(ML):智能化设备投入提升资产价值,Inte 系数为正但未达显著水平。却能说明在劳动资料跃升方面已有初步成效,未来有望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进一步提升劳动资料跃升水平。

3.劳动对象跃升(DTD):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正向影响(P < 0.05),盈利能力驱动数据与传统要素协同优化,进而推动劳动对象跃升。

4. 生产力优化 (PFD):Lev、ROA、Inte 均显著正向影响(p < 0.05),说明三者对生产力要素存在正向影响,可直接提升生产要素高效组合水平。

结 语

(一)结论

“智改数转”对新质生产力存在推动作用。通过三要素的跃升和组合优化(PFD)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且通过案例证实其短期效果显著、长期潜力充足。未来可持续加强技术研发、数据治理与人才培养。

(二)建议

1.加大投入:政府与企业协同增加“智改数转”研发投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2. 政策支持:提供税收优惠、研发补贴,降低企业转型初始成本。

3.差异施策:因地制宜,对欠发达地区提供技术帮扶,逐步推进产业升级。

4. 分类帮扶:针对资产/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专项技术渗透支持与政策倾斜,稳步突破转型瓶颈。

展望:政企协同深化“智改数转”,加速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奠定经济长期繁荣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