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径探析
日期:08-20
促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当前,推动农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破除农民思想落后的现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中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不仅要产业兴,文化也要兴。农村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的内涵既具有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一般性表现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短板和重点。农村如不能顺利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就谈不上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因而必须满足“富裕性”“共同性”“全面性”这三个共同富裕的最根本的规定性。其特殊性在于,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落脚点是农村,要让农民实现精神境界的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得到完善。这不仅要求农村与城市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的均衡性,也强调城乡之间发展的平等性,要求农村和城市一样能够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综上所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农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公平的文化资源、可比拟的富裕水准,在此基础上形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二、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裕成为广大农民的新期盼。然而,在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在思想方面,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存在迷信封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农民总体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传统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容易被陈旧思想影响,即使接受到先进观念也无法理解,这是由于其本身存在局限性,所以无法破除落后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匮乏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制约着农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也要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这个物质基础主要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良好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去哪参加活动”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农民凝聚力。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是缩小城乡精神鸿沟,保障农民平等享有高品质文化权益,最终实现从物质富足到精神富裕的重要保障。
三、助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思想宣传,激发内生动力
首先,在思想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农民道德水平是农村风尚的一面镜子,当人民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时,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更加容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环境的改变出发,营造良好的乡风,能帮助农民更好地克服落后思想。同时还要加强法治教育,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其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靠大家努力,政府支持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农民的深度认同和主动参与,农村难以实现真正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此,政府要做好政策解读,将国家关于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等具体举措讲给农民听,让农民真正理解政策意图与自身福祉的紧密关联,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二)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文化事业的开展是推动农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农村文化事业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载体,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助力文化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工具。因此,要不断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补齐短板,着力构建规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充分的物质基础。
各地要想通过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来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建设符合农民需求的文化设施。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情况以及发展水平配备相应的资源,摒弃自上而下无差别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人民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让农民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例如,乡村图书馆书籍的选择、管理人员的配备都应以当地为中心,摆放地方历史书籍、人物传记等,激起村民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还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偏远落后的村庄,应根据情况加大建设力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指导原则,缩小城乡及各地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差距,使各地区群众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结 语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着力解决农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平衡的问题,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农民思想前进,用优质的文化产品来浸润农民内心,不断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最终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