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丰县凤城街道为绿色出行添动能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A02版:今日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前开新能源车,找充电桩比找停车位还难。”家住丰县凤城街道凤城家园小区的李师傅表示,如今小区门口新装的智能快充桩,让他再也不用为续航焦虑。这场让居民从“犯难”到“点赞”的变化,正是凤城街道聚焦民生痛点、推进充电桩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日,凤城家园小区不少车主发现,停车位旁出现了崭新灰色涂装的快充充电桩,有的车主已经开始熟练地进行插枪、扫码,手机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充电数据,各项信息一目了然。

小区居民王飞说:“以前去外面充电,排队半小时是常事。现在家门口的快充桩一小时就能充满电,真是太方便了。”有刚下班的车主介绍:“按每月充100度电算,一年能省近300元。”

在小区居民看来,这些充电桩不仅解决了充电难题,更消除了安全隐患。“以前有人从楼上私拉电线充电,看着就揪心。现在街道装了这么多快充桩,随充随走还安全。”

新城社区安居十一期小区社区干部回忆道,小区新能源汽车从最初的几十辆增至200多辆时,仅有的7个充电桩根本不够用,“排队两小时、充电一小时”成为常态,私拉电线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年初,社区为此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完意见,社区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招标,用合作社资金建成32个充电桩。“价格比商业桩低20%到30%,每月能省不少钱。” 居民刘先生说。

在安居十一期小区的充电桩旁,维保人员正在检修设备。“这些设备就像居民的‘充电宝’,得定期保养才能用得久、用得安全。” 社区干部介绍,他们聘请了专业团队每月上门维护,建立“2小时响应、24小时修复”的长效机制,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手把手教居民使用智能系统。

如今,这些充电桩不仅服务居民,还成了“惠民资金池”。“村集体收入增加了,现在日均收入约1300元,全部用于设备维护和社区养老、儿童托管等公益项目。”社区干部说,充电桩成了串联民生服务的“暖心桩”。

目前,凤城街道正在持续推进全覆盖计划,计划用一个个充电桩编织起民生守护网,打通绿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刘亚翔 许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