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泰州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助推小微”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机制、聚焦业务、建强队伍为抓手,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思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与覆盖面,全力打造区域普惠金融主力银行。
科技赋能营销:
构建精准触达的服务网络
依托移动展业平台营销板块的先进功能,泰州农商银行以客户经理为单位,将全辖网点按服务区域划分,推行“服务到块、反复营销”模式,实现拉网式营销全覆盖,让金融服务精准触达每一个需求点。
数据驱动,提升营销精准度。以存量数据为基础,通过存款、贷款、电子银行等多维度数据比对,初步定位网格客群;再借助风险预警系统和决策中台进行数据二次清洗,精准锁定目标客户。分阶段、分区域通过展业平台推送个性化营销信息,减少无效走访,为客户经理明确营销方向与对象,既提高成功率,更提振团队信心。
网格带动,优化服务适配性。通过网格化新客走访与“铁脚板”流失客户回访,持续提升建档数据质量,不断优化面对面出额及“苏信贷”模型,使其更贴合市场变化与风控要求。根据市场动态,及时推出符合政策导向的信贷产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的转型。同时,通过存量贷款数据分析与风险模型反检,打破下沉客户营销壁垒,缩短服务距离,以差异化竞争打通信贷触达“最后一公里”。
聚焦核心业务: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围绕客群、产品、服务三大核心,泰州农商银行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让普惠金融服务更贴合地方实际需求。
客群聚焦,精准对接需求。重点锁定新型农业主体客群、收单商户客群等重点人群,通过名单制管理、外联外拓等方式,以总行业务部门为指导,推行“分片到行、包干到人”机制,确保每个客群都有专属服务团队,实现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匹配。
产品聚焦,强化信用贷款推广。分层推进信用类信贷产品:50万元以下以“泰享贷”“精英贷”“早茶贷”为主力,满足个人及小微企业小额资金需求;50万元以上重点推广“惠农助商贷”“小微贷”及省级信用类产品,支持企业扩大经营。同时,积极融入地方商会、协会,推进整企、整链授信,做大做实普惠金融规模。
服务聚焦,下沉市场提质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针对下沉客户、塔基客户加大“随易贷”推广力度,提供更灵活、便捷的融资服务。通过差异化服务策略,让金融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切实解决农村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建强人才队伍:
以分层管理激活团队效能
客户经理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泰州农商银行通过分层管理、精准赋能,全面提升团队服务能力。
精准画像,靶向提升技能。通过客户经理画像分析,精准识别个人优势与短板,开展针对性培训。重点强化金融知识储备、客户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客户经理既能熟练运用技术工具,又能积累实战经验,全面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水平。
凝聚合力,释放团队潜能。推广“1+1>2”的团队协作模式,明确分工、强化联动,让中后台为前台赋能,前台为客户服务,形成上下协同、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通过绩效考核引导,激发团队主动性与创造性,确保普惠金融服务“沉得下、做得实”。
筑牢客户根基:
建立全链条客户维护机制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态势,泰州农商银行以挽客为突破,构建“稳存量、拓增量”的客户维护体系,夯实普惠金融客户基础。
分层分类,定制服务方案。制定挽客评分卡,根据客户需求、他行贷款情况、企业资质及合作黏度,将客户分层分类。对最优客户,完全满足其需求并配比信用贷款;对优质客户,采取“一户一策”逐笔挽回,通过定制化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动态调整,平衡成本与效益。推行利率分层机制,通过挽客成本与利息分成双向制约,既为客户经理提供挽客依据,又通过考核激励提升其议价积极性,实现“留住客户”与“经营可持续”的双赢。
全员联动,构建服务闭环。根据客户金额不同,推进分层级挽客对接,形成“中后台服务前台,前台服务支行,支行服务客户”的全员营销意识。通过全流程服务优化,让客户感受到“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筑牢客户根基。
深耕市场一线:
以定期走访推动服务落地
普惠金融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群众,泰州农商银行通过建立专项推进机制,让服务重心持续下沉,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
四级走访,打通服务末梢。实施“总行领导班子每月走访一个区、部室负责人挂钩走访乡镇街道、支行行长每周走访一个村、客户经理每周走访一个组”的四级走访工程,及时掌握农户、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流程优化,提升服务质效。结合贷款审批情况,定期反检“三台六岗”信贷流程,从“效率、风控、服务”三个维度持续优化,确保普惠金融服务“快响应、严把关、优体验”。坚持“真抓实干、数据真实”的工作导向,杜绝投机取巧、季末冲量,以常态化、长效化服务赢得市场认可。
作为泰州区域服务“三农”的主力银行,泰州农商银行始终将普惠金融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抓手。未来,该行将持续提升学习能力、强化队伍建设、增强责任与竞争意识,以更精准、更高效、更贴心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刘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