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克庆:织密社会政策网 托举美好生活向往
日期:08-18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实习生 郭子骅
社会政策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制度配置,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制度建构。唯有织密这张保障网,才能更好地托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政策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又面临着哪些关键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探索:地方样本与典型案例”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研究部主任韩克庆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韩克庆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社会政策还有一些关键性问题需要应对,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城乡统筹。“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及基本民生服务等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标准和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值得期待的理想目标。”此外,社会政策缺乏整体性协调性、流动人口的保障短板、“一老一小”的服务需求等,都是社会政策在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在现有社会政策体系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和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谈及社会政策建设的未来目标,韩克庆建议,首先要将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这需要持续增加社会政策的财政投入,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资金负担比例,切实保证社会政策的供给水平和覆盖范围。同时,还应坚持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并重的发展取向,实现银发经济、残疾人服务等社会政策产业有序发展,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国家未来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作为经济大省与人口大省,江苏是现代化发展先行区。结合多次来苏调研经历,韩克庆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江苏社会政策体系较为成熟,基础设施建设和待遇水平均在全国位居前列。更可贵的是,在异地就医、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江苏各项社会政策间的衔接已被很好地打通,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他期待,江苏未来能够在养老、托幼、教育、医疗、住房和生态环境等社会政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挑起大梁,让现代化发展红利最终为更多人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