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之道
日期:08-15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主播等新就业群体数量快速增长,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2025年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着力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着力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这些重要部署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突破传统思维和模式,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这一新兴而庞大的劳动群体,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新就业群体的发展优势,从而实现“党建强、发展强、治理强”的良性循环。
一、完善组织体系架构,统筹推进组织覆盖
党对新就业群体的组织覆盖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推手。首先,加强全渠道的组织建设,着重提升组织建设质量。坚持统筹谋划、协调开展和同步推进,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社会工作部牵头、行业部门推动、街道社区管理、新业态企业配合”的工作格局。依托行业部门建立交通运输、快递、互联网平台等行业党委,负责管理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从严压实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建设。其次,以行业为基础,形成更广泛区域内党建的联建联学模式。借助同行业企业集聚性的特点,由行业部门推动,借助街道社区力量,探索园区党组织、楼宇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建联合体,从地域和行业内加强组织建设联络,“由点到面”开展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使系统化的党建工作向行业内延伸、向全社会覆盖。最后,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打破“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的信息屏障。街道社区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吸纳区域内的流动党员,相关部门全面掌握管辖党员的基本情况,确保区域内党组织实现有形有效覆盖。
二、优化作用发挥机制,有效提升工作覆盖
推进党的建设与新业态发展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重点是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企业决策管理、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首先,增强新业态企业对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认同。党委和行业相关部门贯彻党的先进经济理念、最新制度政策于企业的长期规划之中,将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大局、社会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企业日常业务工作同频开展、互融互促。其次,推动党组织嵌入企业管理架构。将党组织覆盖于核心业务部门、重点技术团队,助力新业态企业管理层或骨干人员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增强群体党员的竞争力。不断优化并壮大党员队伍,培养企业标杆、技术骨干等人员成为党员,为企业升级注入新的红色动能。最后,助力解决新业态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赋能企业创新升级。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行业内现有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打造资源技术沟通平台、发展高水平人才队伍、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创新教育管理手段,激发群体发展活力
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群体中的党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力量。首先,摸清新就业群体党员底数,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行业部门、新业态企业和街道社区整合力量登记内部党员信息,动态排查党员基础信息。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等关键环节,遵守制度规范,加强手续把控,灵活处理疑难问题,实现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透明、管理透明。记录并及时汇报党员的日常表现,加强群众监督、行业联动监督,广泛征集问题线索,探索党员管理的更优方法。其次,创新新业态企业内党员教育管理方法。企业借助内部平台线上线下定时开展党员活动,将组织生活内容与日常工作实际相结合,将传统的单向理论传输转变为双向实践验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员义务,增强党员自身党性。最后,发挥企业内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并宣传榜样典型,抓住“关键少数”,引导党员亮明身份,传播和弘扬正能量,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作为。
四、健全服务治理渠道,助推群体参与治理
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获得群体的支持和信任,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首先,做好基础服务保障,建立常态化意见建议反馈机制。上级相关部门增加专项党建经费预算,下级基层部门合理规划使用,建设覆盖广泛、种类丰富、实用高效的服务网络,将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保障落实在工作地、居住地和党组织所在地。其次,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针对性、长期性的服务。借助行业部门力量加强对群体劳动权益的监管,落实该群体的基础保障,结合行业特点和群体发展需要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有效呼应群体的实际关切。最后,鼓励新就业群体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相关部门提供应急公共安全、日常志愿服务等能力培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群体党员参与社区安全检查、突发事件反馈、政策法规宣传、社区民意收集等活动,不断提升群体基层治理的实践能力,提升治理的覆盖广度和响应速度。
新时代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借助组织覆盖、工作融合、教育管理、权益保障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模式,为党的执政根基注入新的、坚实的支撑力量,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实现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