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指导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家庭教育指导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化发展不足,指导内容和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指导效能,无法契合家长和儿童的需要,亟待进一步研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效能的优化策略。
二、家庭教育指导现实需求与不足
以江苏常州市、苏州市部分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滚雪球和目的性抽样,研究者先访谈了17位家长,访谈内容包括对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对家庭教育指导效果的评价及期待等。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1.情感互动需求迫切
家长普遍反映,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有时甚至被孩子排斥在外。工作繁忙的家长则面临工作与亲子陪伴的双重焦虑。家长迫切希望获得教育理念及方法方面的指导,以构建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
2.家长家庭角色错位
家长在“社会竞争者”与“家庭教育者”双重身份间转换失衡,导致教育行为的矛盾性。反映了社会竞争的压力与家庭育人角色的冲突,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以纾解角色错位带来的焦虑。
3.代际教育理念冲突
祖辈溺爱与父母严格要求之间存在冲突,对孩子性格培养及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分歧,易导致孩子教育效果反复的现象,凸显出代际教育行为协调指导的必要性。
(二)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现状
1.学校层面的指导实践
学校能够关注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通过亲子活动、集体讲座、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指导实践,帮助家长形成“感同身受”的体验,促使其形成教育价值认同。然而学校指导内容针对性不足,缺乏反馈机制,影响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2.社区层面的指导实践
社区为家庭提供了亲子活动场所,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频率不高,内容存在形式化问题,与家长期望存在落差,大部分社区开展的活动在家长群体中知晓率不高。
3.市场机构的指导实践
市场培训机构的指导具有定制化特色,其效果在所有指导机构中最令家长满意。访谈中有家长因孩子学业焦虑参与培训机构,不仅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更帮助其掌握科学育儿与自我反思技巧。然而,培训机构费用高昂,成为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凸显出普惠性专业服务的必要性。
三、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有效性的策略
(一)学校主导,创新指导形式
强化先进理论指导。在家庭教育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座谈会将具有共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给家长,这些具有共性的理论知识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家庭会遇到的共同问题。
建立专门的咨询室。从家长和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针对不同背景的家长,设计不同指导方案,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困境,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自我效能感。
完善家长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反馈渠道,如开展问卷调查,举办专家座谈会,开设家庭教育指导热线电话,开办家委会等了解家长的实际困难,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家长及时反馈问题,获取更多帮助。
定期组织家长经验分享会。邀请家长分享成功经验,促进家长之间的互相学习。开发线上平台,弥补线下实践活动的不足,更好地为家长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
(二)社区协同,构建支持体系
实行网格化指导。将社区辖区内的家庭划分为若干网格,由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负责每个网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通过定期走访、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网格化指导有利于打破社区和家长沟通的界限,能够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同时也能提升指导的效率,增强社区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责任意识。
丰富指导内容。结合实际需求,开发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例如亲子阅读、情感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等,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整合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与学校、市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协同体系,实现社区资源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根据资源的不同,采取组织、培训、咨询、合作等不同方式进行灵活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共同为家长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市场补充,拓展普惠服务
降低服务门槛。市场培训机构应积极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提升服务质量。市场机构应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水平,确保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认证体系”。由教育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标准,对市场机构开展资质评估与动态监管,并向社会公示评级结果,引导家庭选择优质服务,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四)政府牵头,调节市场机构
政府积极主动地调节相关市场,出台相关教育机构补贴政策来推动普惠性服务,便民利民。通过财政拨款设立家庭教育专项基金,对经济困难家庭实施服务费用减免或补贴政策,以降低相关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压力。
政府牵头开发公益服务产品包,由公益性组织联合市场机构开发标准化课程模块,进行资源整合。将一门课程拆解成基础课程、进阶课程、高级课程,再依据内容来定价,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购买。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江苏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20SJA1258);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家庭教育指导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11055095Y)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