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乡村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研究
日期:08-13
□温州乐园有限公司 程加利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村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应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强调,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乡村产业发展,既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提高品牌形象,又能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带到乡村,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让企业和乡村实现双赢。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投资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企业可直接投资建设“村厂”“农业基地”等工业设施,还可以设立产业基金、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为村内企业及农户解决融资困难。
(二)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把它们引入农村工业的开发中,可以提高农村工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如把现代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推广到农村,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运作经验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农村经营体系。
(三)拓宽市场渠道
企业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及销售渠道,能使农产品走出国门。企业可借助品牌优势及销售平台,向市场推广农产品及手工艺品,提升乡村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及销售量。同时,企业也可采用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
二、企业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足
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农村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效应。企业在参与村镇工业项目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与投资。
(二)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在利益分配上,部分企业占据绝对优势,村民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如订单农业模式下,企业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可能存在低价收购、不履约等问题,给农户带来了损失。
(三)产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一些企业在参与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在选择工业项目时,未充分考虑到农村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而盲目跟风,导致产业同质化。同时,由于企业忽视了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乡村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一)产业规划与布局管理
企业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要对乡村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业项目。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可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农村,可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同时,应避免产业同质化,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工业品牌。在此基础上,企业要与当地政府、村民等利益相关方一起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上,应注意产业间的协同,形成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二)利益分配与共享管理
企业要与村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村民能从产业发展中得到合理的收益。就收益分配方式而言,可采取股份分红、订单收购和劳务补偿等多种形式。比如,“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企业可向农民分配一定的股份,使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股东,并参与收益分配。在此基础上,企业应与农户签订标准化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农户的权益。同时,企业要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开发,增强村民的参与度与获得感。通过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产业发展。
(三)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管理
企业要重视乡村产业的品牌建设,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乡土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比如,利用农村的传统手工制品、民间文化等元素,打造有特色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的品牌;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媒介,加大对品牌的曝光与影响。另外,企业还应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名优特产的市场份额。在传统销售渠道之外,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也可以把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比如,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邀请网络红人直播,增加产品销量。企业也可与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其线下销售渠道。
结 语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管理模式,对促进村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公平的收益分配与共享,以及科学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等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将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促进乡村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的政策扶持、监督和评价、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乡村产业发展,持续进行管理方式与机制的创新,让更多的企业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村民共同富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