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胖东来作为我国零售行业的现象级企业,近期接连遭遇较大的舆论风波。文章将具体结合胖东来舆论风波背后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胖东来;市场经济;社会价值;“流量泡沫”
引 言
胖东来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创始人于东来最初在河南省许昌市开设了一家名为望月楼胖子店的小型商店,以销售烟酒食品为主[1]。而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改名为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并后续进一步转型成为以超市为主的综合性商贸集团。在当前传统零售行业陷入经营低潮的情况下,胖东来却能在许昌市这座三线城市,创造出年营收超过169亿元的经营奇迹。作为零售业顶流的胖东来,也面临着一定的流量风波。
一、胖东来风波梳理:一场“流量”引发的商战暗涌
(一)玉石风波
2025年4月,抖音玉石博主“柴怼怼”接连发布多条视频,其中指控胖东来玉石销售存在暴利行为,并指责胖东来利用商超业务引流高端客户割韭菜,甚至抛出捐款员工的几十亿元资金来源不明等重磅指控,引发了不小的舆论热潮[2]。胖东来针对这一情况,迅速反击,公开自身经营数据,其中有数据显示其玉石销售毛利率明显低于博主“柴怼怼”所指控的暴利范畴,并起诉柴怼怼,索赔500万元,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也下场痛斥。最终抖音下架相关侵权视频,同时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认定胖东来玉石销售合规。
(二)山寨模仿
与玉石风波几乎同时期,浙江海宁胖都来商场开业,但胖都来商场无论是名称、logo设计都与胖东来高度相似[3]。虽然相关方称其取自董事长姓氏,但胖都来的行为已然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该商场开业期间还邀请明星造势,希望通过符号混淆来达到宣传目的。
(三)“红内裤”事件
网红博主“两个小段”发布视频,称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过敏,且对胖东来工作人员处理方式不满,一度引起不小的舆论风波。而后经过三家质检机构检测涉事品牌内裤为合格产品,胖东来以侵害名誉的名义,向其追责100万元。经查,网红“两个小段”曾在三年间发布过200多起类似投诉,获利20余万元。
二、胖东来风波背后隐藏的问题
(一)“碰瓷式营销”遇冷,流量投机者的现实困境
无论是玉石风波,还是山寨模仿,抑或网红博主的硬凑流量,胖东来的一系列风波进一步撕开了企业维权的深层痛点,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得以快速传播的大背景下“造谣零成本、辟谣跑断腿”的困境。以玉石风波为例,“柴怼怼”发布的若干条争议视频,累计播放超百万次,涉事期间所形成的对胖东来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却一直难以完全消减。虽然胖东来耗费数月,取证检测投入巨大成本自证清白,并且最终平台下架了相关的造谣视频且对博主的账号进行了处理,但对企业造成的商誉影响仍然难以评估[4]。胖东来的风波背后,也隐藏着企业经营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即面对恶意造谣抹黑,尤其是在流量至上的当下该如何应对。胖东来给许多企业做出了示范,胖东来采取的“法律+数据证据”双轨策略的维权方式,使“碰瓷式营销”难以得逞,让流量投机者在坚守价值的企业和相对理性的公众面前无所遁形。这进一步证明了,恶意获取流量和利益的模式行不通。同样,抄袭模拟胖东来的胖都来开业仅一周,客流量就明显下降,这也再次证明了胖东来的成功绝非偶然。
(二)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如何平衡
胖东来不仅凭借低利润的经营模式颠覆了传统零售行业的潜规则,而且在供应链建设方面颇下功夫,在充分保障供应链产品品质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了难以被复制的优势。在经营中,胖东来秉承“顾客的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原则,曾经因供应商问题向8000多名顾客每人赔偿100元,收获了大量好评。胖东来在服务方面也颇下功夫,胖东来将服务基因根植于员工生态。其基层员工平均月薪高于当地零售业3倍左右,企业每年将30%的利润用于员工培训和福利,促进了员工幸福驱动顾客满意度的正向循环,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5]。在体验经济盛行的当下,市场上各种商品服务日益多元化。企业如果只有商品质量但缺乏服务能力,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胖东来成功的关键正在于其对社会效益的重视。虽然短期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但是对于想要长期经营的企业来说,找出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平衡才是关键。胖东来的实践为业界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样本,也启发了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进一步思考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之间的关系。
(三)胖东来与员工共享财富模式是否可复制
胖东来作为零售企业,向来以员工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而闻名,胖东来内部员工忠诚度极高。这也与胖东来为员工提供的高工资、高福利以及丰富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密切相关。这种企业与员工共享财富的模式,是胖东来取得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对其他企业来说,能否复制胖东来的经营模式,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管理理念。尤其需要企业思考这种与员工共享财富的模式是否能够为自身所复制,并根据企业实践探索适合的员工激励方式[6]。可以说,胖东来员工高工资的表现并不是因而是果,企业在参考借鉴时,也不能因果颠倒、本末倒置。
三、胖东来为中国大型商超企业带来的启示
(一)正确看待流量的“双刃剑”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流量能为企业带来许多关注和商机,但同时也可能稍不留意就引发较大的负面舆论,甚至公关危机。从胖东来近段时间的舆论风波来看,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不能盲目依赖流量,更不能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同时,当面对恶意攻击时,企业也可参考借鉴胖东来的做法,保持清醒,运用法律和数据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在流量与价值中找寻平衡。当电商持续冲击实体零售业,传统的人货场关系正在被逐渐重构。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以往零售行业的低价购物,而是更多地追求购物体验和情感认同。胖东来极致的服务细节和人性化的服务态度,也是其差异化竞争的关键[7]。
(二)坚持质量诚信的“价值锚点”
胖东来能够在屡次的舆论风波中站稳脚跟,根本原因在于其长期坚持的质量诚信原则。尤其当身处舆论旋涡时,如果缺乏对商品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企业初心价值的坚守,稍不留意就可能导致胖东来此前积累的信用、名誉荡然无存。这也进一步启示企业要将质量诚信作为立身之本,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价值锚点。参考借鉴胖东来模式虽然可行,但并不可完全照抄照搬。作为大型商超,只有坚持质量优先,坚持诚信为本,坚持做长期生意,注重客户体验,关注管理细节,才能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比如,在零售行业普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情况下,胖东来选择自建供应链体系。以豆芽为例,胖东来自主种植的豆芽年产量超3000吨,其自主研发的培育技术保证了全程零添加无污染。胖东来打造的中央厨房年产能突破2.5万吨,年产值高达10亿元。这种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模式,既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也进一步展现了企业实力,能够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安心。
(三)坚持人文关怀的“温度革命”
胖东来在生产经营中将顾客至上理念融入经营的各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例如,免费提供婴儿车消毒,雨天寄存雨伞,提供带有放大镜的老年人购物车等。除了关心顾客外,胖东来在员工待遇方面也实行了行业罕见的高薪资、高福利、高培训、高尊重,为员工配备休息室、淋浴间、棋牌室。这种关爱员工,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温度,构筑起胖东来独具特色的生态场景。例如,在2024年,胖东来曾发生一起员工与消费者争执事件。面对这一事件,胖东来快速给出解决方案,不仅向顾客赔偿500元,也向涉事员工发放5000元精神补偿。这种双向保护的理念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思维,进一步带动和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四)筑牢企业核心价值“护城河”
胖东来商业的本质是以分享美好为初心,并将其作为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面对流量场的各种风波舆论,胖东来凭借自身的核心价值,坚守底线,坚持本心,这也成为其抵御外界干扰的有力支撑。对于大型商超企业来说,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中。这种核心价值能够成为在市场竞争中对手难以复制的品牌护城河,也能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与动力。胖东来不仅是国内商超企业的一个标杆,也是一面镜子,展现出中国消费市场对于真诚和品质的永恒期待。
结 语
从胖东来的实践经验看,它串联起企业经营与社会主义经济学核心命题,从企业利润与社会价值平衡到企业内部分配与员工发展,本质都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探索企业如何以社会主义经济学思维,即关注社会整体利益、重视人的价值分配,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福祉提升的协同性。胖东来的成功也为新时代企业践行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融合,提供了贴近市场、可供参考的鲜活案例,助力理解“共同富裕”从宏观理念到微观企业实践的路径探索。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在流量泡沫与价值铁壁中找到自身坚守,才能更好地真正推动经营革命。
参考文献:
[1]刘承元《从胖东来看商业伦理和精益思维》[J],《企业管理》2025,(07):1。
[2]郭燕群、刘俊聪、周小燕《传统商超学胖东来,学到了什么?》[N],《广西报》2025-07-06(001)。
[3]羽鸿、文脉香《商业文明的精神坐标:胖东来凭啥让全国网友力挺?》[J],《商业文化》2025,(12):82-86。
[4]周昱《胖东来在中国大型商超市场寒冬中的经营策略与启示》[J],《中国电子商情》2025,31(11):34-36。
[5]冯阳、冯依凡《“+胖东来”,传统商超能否成功突围?》[N],《河北日报》2025-06-13(006J)。
[6]周艳艳《胖东来文化现象下零售企业商业模式优化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5,(11):149-151。
[7]杨婷婷《胖东来:难以复制的零售业神话(英文)》[J],《The World of Chinese》2025,(02):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