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逸 寻访记者代表、江苏经济报全媒体采访部主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江苏经济报记者团队分赴各地,寻访江苏民族工业抗战故事。这段深入工厂旧址、倾听后人讲述、翻阅尘封史料的采访历程,给寻访记者团队带来深刻的震撼与教育。
行走于历史现场,寻访团最深的感悟是“绝境中的坚守”。在常州,触摸老设备上的斗争烙印,感受到实业救国的赤诚;在南通,聆听大生纱厂暗助抗战的往事,体味“以德御日”的智慧;在南京、扬州重温冒着硝烟抢修设备、隐蔽水乡保障生产的往事,更理解了什么是民族气节。这是江苏经济界在烽火中铸就的血性与担当!
那些口述的回忆与泛黄史料中的细节,让寻访团无数次动容于“平凡中的伟大”。老工人的后代讲述父辈在敌占区工厂里,冒险生产、拖延工期、秘密传递情报的故事。没有豪言,只有无声的抗争。正是无数这样坚韧的“小人物”,构成了江苏经济界抗战的基石,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纺织、机械、化工……不同行业,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护工业火种,支援抗战前线。
这次寻访,对寻访团而言,是一次珍贵的精神洗礼,不仅记录历史,更在触摸一种力量——民族危难之际,江苏经济界展现的家国情怀与不屈韧性。寻访团将持续用镜头和笔触,生动呈现这份“烽火中的经济力量”,与读者一同铭记:硝烟年代,江苏的工厂、商号、企业家和工人们,同样是抗战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经济为武器,以工厂为堡垒,为民族解放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寻访仍在继续。 寻访团将深挖细节,用鲜活的故事、真实的细节,讲好这段永远铭记在心的历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