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让经济抗战的星火汇聚成照耀新时代的精神火炬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黄建伟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抗战初期全国抗战指挥中枢和民族工业重镇,江苏大地见证了经济战线上的烽火硝烟——工厂内迁的壮举、实业救国的赤忱、根据地里“一手持枪、一手荷锄”的生产自救,无不彰显着中华儿女的坚韧与智慧。

江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更是抗战经济战线的前沿。民族企业家在炮火中护厂西迁、在封锁中秘密运输物资;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合作社、发行抗币,以“经济抗战”支撑军事斗争。这些鲜活的记忆,是江苏人民用生命书写的“抗战经济学”——它告诉世人:经济不仅是物资的供给,更是精神的堡垒;发展不仅是生存的需求,更是胜利的基石。

此次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省档案馆、省社会科学院发起“江苏经济界抗战记忆”暨“烽火经济——抗战时期党领导江苏根据地经济建设档案故事寻访”新闻行动,正是要以媒体之力,邀请社会各界作为我们的强援,完成三重使命:

一是重拾记忆——通过挖掘档案史料与寻访亲历者,让散落的史料重聚成史,让沉默的账本诉说烽火中的民生;二是解码精神——从“实业救国”的商界风骨到根据地“自力更生”的创举,提炼江苏经济界“产业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三是赋能当下——将抗战中“逆境突围”的智慧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此次新闻行动的两条主线——“民族工业抗战足迹”与“根据地经济建设档案”,不仅记录了企业家在无锡、南通工厂机器下埋藏零件的智勇,也讲述了盐阜区用土布换药品的群众智慧;既要展现荣氏家族实业救国的担当,也要解读淮海币如何稳定根据地民心的政治经济学。这些故事,是民族精神的根脉,更是面向未来的明灯。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深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档案是最真实的见证者。新华报业集团特别是江苏经济报社将倾力投入此次寻访,用笔与镜头还原历史现场,让尘封的档案“说话”,让经济抗战的星火汇聚成照耀新时代的精神火炬。这次新闻行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将为打头阵、勇争先、挑大梁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