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斌(苏州)
尚明甸村坐落于淀山湖西畔,以“聚福桥”为证,该地于明末清初设镇,清雍正初年形成村落;据镇志记载,1722年至1956年期间,为建制乡(镇),管辖周边12个村。1983年至2000年属大市镇管辖,后合并于张浦镇至今。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实体文化的古村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演绎出了精彩的人生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小村的光辉岁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精神风貌。
朱德洪(1918.12.29—1996.03.31),自幼识文认字,成家后经营一爿南货店,跌宕的人生就此开始。
1937年,店里来了些外地人,他们看报纸,谈一些当时的战事;讲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激情高涨到每个人都坐立不安。朱德洪就在一旁整理货架,内心却跟着起伏,意识到国家在动荡、民族在危亡。
某天,一人慌张进店,让他帮忙隐藏情报,说自己被特务盯上,他立马接过藏于糖果包里,并记下暗号。后来,有人来询问情报之事,他以“生意人以和为贵,来者都是客不分好坏人”糊弄过去了。数日,对暗号的人来了,他才把情报交出。后来在诸敏、陈杰同志的引荐下,正式加入新四军队伍。他利用南货店老板的身份,为新四军秘密传递情报。
1940年10月,中共淞沪中心县委和新四军淞沪游击纵队在大慈(今大市)建立。11月,中共淞沪中心县委尚明甸区委成立,陈杰担任区委书记。不久,尚明甸建起地下联系站,朱德洪以地下党员身份被任命为站长,主要负责当时的北线工作,上线陈杰,具体工作为为新四军游击队筹集经费、传递情报、用船只接送人员等。
1945年4月,淀山湖南巷战斗中,伤员被安排至尚明甸村,他接到任务后,把伤员安排在自家老宅。四周派出流动哨,日军来搜就把伤员隐藏到隔墙里,还让妻子煮好饭,夜里偷偷送去。因村民去买粮时被日军盯上,他迅速安排船只把伤员送往淀山湖由另一支联络队接收。当他返回家里时,只见被打伤的妻子和两个幼子在号啕大哭,而他所庆幸的却是伤员已被安全转移。
在无数次与日军的周旋中,他的机智与沉着,为新四军提供了及时的情报信息。因为他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打走侵略者,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此外,尚明甸村还有一人,叫陈启文,他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坚贞不屈的精神。
陈启文(1916.02.12—2001.04.18),性格坚强为人豪爽,受朱德洪等人的影响秘密成为地下联络员,1952年8月28日入党。1945年8月,陈启文被敌人抓住,询问新四军人员和武器的数量。挺过严刑拷打,他始终没说出任何线索。他在获释后,暗里继续帮新四军传递情报,他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的生活日渐安逸,可只要国家和民族有危险的时候,尚明甸人的子孙后代从不畏艰难,一个个投入沙场,用生命去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例如:1950年薛小根和俞根荣同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69年钟幸福参加“珍宝岛战争”、1979年裘方元和吴小明同时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尚明甸村正是因为有这些英勇的先辈在塑形铸魂,才有一代代村民在鲜红的旗帜下传承着淳朴的民风、挺起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