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畅通,南京公路部门夜战170℃沥青
日期:08-11
□江苏经济报记者 沈玉青
通讯员 孙逸飞
8月8日凌晨,南京绕城公路玉兰路隧道至铁心桥服务区路段机械轰鸣。白日里车流如织的公路此刻显得格外空旷,60余名养护工人奋战在170℃的沥青旁,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沥青摊铺战”,标志着2025年南京市部分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工程进入关键节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G42绕城公路半幅路面被隔离出700米作业区,2台摊铺机、6台压路机连轴运转。在靠近入口的地方,还停着一辆黄色的防撞缓冲车,巨大的标志灯分外醒目。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副科长朱宏亮介绍,此次施工路段为双向K299-K303+750段,全长4.75公里,主要处理车辙、网裂等病害。“沥青摊铺需高温环境保障质量,伏天夜间施工既能提升效率,又能让工人免于暴晒。”他解释道。
作业现场,铣刨机巨大的刀头嵌入路面,尘土与碎屑瞬间飞溅,紧随其后的洒水车不间断洒水,将扬尘压制到最低。养护工人李振中紧盯机器行进——脚下,一条深10厘米、宽4米、长300米的坑洞正被精准“切除”。随后,自卸车将170℃的滚烫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开始摊铺作业。“温度必须保持在165℃以上!”养护队长周佳一边指挥车辆,一边用测温仪紧贴料堆测温。随着沥青的倒入,浓烈气味瞬间弥漫,记者站在3米外仍感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周佳与4名工人迅速围拢,手持铁锹将溅落坑槽外的滚烫沥青及时铲回,压路机随即反复碾压新铺路面。
据了解,此次施工路段是2025年南京市部分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工程的一部分,涵盖104、205国道等10条线路部分路段,包含路面出新、标线及排水设施更新等,预计9月底完工。为避开白天车流高峰与高温时段,南京公路部门每天22点封闭现场,22点45分开始铣刨,零点30分启动摊铺,天亮前恢复通行。施工过程中,洒水车不间断降尘,防撞缓冲车与交通引导员全程守护。“等完工了,市民路过能少些颠簸,多份平稳,我们就安心了。”朱宏亮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京公路行业大规模采用“集中养护”模式,把路面铣刨、沥青摊铺、绿化修剪、垃圾清理、边沟整修等作业环节放在一个现场同时进行,不同队伍进出场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据统计,以往需要3天的封闭施工,采取集中养护模式后,只需要1天时间即可完成,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封路对市民出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