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在夹缝中突围:银行反诈的困境与坚守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经济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农业银行扬州江都支行课题组 黄 卫 余新悦

商业银行基层反诈工作,深陷安全守护与服务体验的夹缝之中。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风控系统疲于奔命,客户误解频发,守护客户“钱袋子”面临严峻挑战。

困境一:风控追不上骗术进化。银行斥资打造的智能风控系统,虽设数百条规则,更新却总慢半拍。审批测试耗时,新规上线时诈骗模式早已迭代。技术对抗日益艰难:从冒充熟人到AI换脸、语音合成的“深度伪造”,诈骗技术持续升级。更棘手的是精心伪装的交易——诈骗分子将资金拆成小额混入正常流水,如同“毒药滴进大海”,系统难以精准识别。技术团队疲于追赶,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实写照。

困境二:安全与体验的两难抉择。“我自己的钱还不能用?”——系统拦截大额转账引发客户抱怨屡见不鲜。尤其老年客户习惯柜台办理,复杂核验流程易致其焦虑困惑,甚至延误交易,部分客户愤而转走存款。面对严监管,银行往往“宁可错拦,不可放过”,但客户因误拦露出的失望眼神,让工作人员倍感压力。

困境三:“信息孤岛”中的“半盲”作战。反诈最大痛点在于“看不清”。对新开卡或低频交易客户,行为数据匮乏,风控只能保守应对。跨行业数据壁垒更使追踪困难重重——资金一旦流入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领域,便如石沉大海。诈骗分子利用此监管空白快速转移资金。待风险信息传递到位,常为时已晚,“碎片化作战”难敌组织化诈骗。

困境四:一线人员的双重挤压。柜台员工承受独特压力:诈骗日益专业化,基层培训却常滞后,识别复杂骗局能力不足。他们身兼风险防控者与服务提供者双重角色,冲突时难免自我矛盾。最无奈的是,出于善意的拦截,常被误解为故意刁难。

突围之路:协同破局。面对困局,银行正积极求变:引入更先进AI技术识别隐蔽诈骗,减少“误伤”;建立客户信任分级,对优质客户简化流程,聚焦高风险交易;推动跨机构风险信息共享,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反诈容错免责制度,让一线敢作为;加强与社区、学校、媒体合作,增强公众防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