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说明函为何能成为企业“信用修复器”
日期:08-11
“法官,我们已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完毕,可第三方平台上的涉诉信息仍未更新,导致招投标卡了壳,银行贷款也悬了!”近日,南京某科技咨询公司负责人急切地向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反映其困境。
今年年初,该科技咨询公司因一起不当得利纠纷被起诉。经过法院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该公司如期履行了义务,原告也申请解除了对该公司的财产保全措施。但部分第三方平台只抓取并显示了该公司“涉诉”状态,对其涉诉案由、结果及义务履行完毕等关键信息却未予完整披露。这“半截子”信息,让企业在资质审核、商业信誉上频频受挫,即将参与的招投标面临风险,后续经营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情急之下,该公司负责人想起诉讼时法院曾递过一张《关于为涉诉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的告知书》,随即拨通了该院民二庭法官助理徐冉的电话。
“别急,你可通过我院‘茉莉商驿’线上窗口提交申请。经核实无误后,我们将及时为你出具说明函。”徐冉耐心解释并在线指导企业完成申请操作。
一纸说明函,何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六合法院用行动给出了肯定答案。
企业通过“茉莉商驿”平台提交了涉诉信息澄清申请。徐冉接收材料后,立即调卷核查,先确认该不当得利纠纷案确已履行完毕,又通过办案系统全面核查该公司在六合法院的所有涉诉涉执案件记录,确认其没有其他未结案件。次日,一份翔实的《企业涉诉信息说明函》便送达企业手中,函中清晰载明了案件起因、调解结果及履行情况,成功为企业扫清了信用障碍。
“这份说明函来得太及时了!”企业负责人表示,凭借这份函件,公司顺利通过了招投标资格审查,银行贷款也柳暗花明。
近年来,企业涉诉信息被片面抓取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第三方平台只显示“涉诉”状态,却不揭示前因后果,导致企业“背黑锅”,经营受挫。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5月,六合法院创新打造“茉莉商驿”宜商司法服务驿站,采取“线上(官网、微信公众号)+线下(企业集中园区)”双轨并行模式,把精准、便捷的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茉莉商驿”重点推出四大举措,其中“涉诉涉执企业信息澄清”服务直击痛点。该院在向企业送达应诉材料时,同步发放《关于为涉诉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的告知书》。企业若因涉诉信息遭遇经营障碍,即可通过“茉莉商驿”线上或线下渠道提交申请。法院核实相关情况后,将为企业量身定制出具函件,客观呈现案件全貌,为企业信用“正本清源”。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招标单位也可据此全面了解企业涉诉风险,不再因片面信息误判“封杀”。这份说明函成了企业融资、投标的“通行证”。
小小说明函,撬动大民生。六合法院以“茉莉商驿”为载体,通过“涉诉信息澄清”等务实举措,以司法之力为企业信用“修枝剪叶”,有效纾解了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企业信用困境,助力中小微企业在法治阳光下轻装前行、行稳致远。汤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