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实现共同富裕也需要新的推动力量——新发展理念。本文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几个方面来论述。新发展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高质量发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新发展理念从动力、平衡、可持续、路径和目标等维度构建起实现共同富裕的完整体系,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开辟了广阔前景。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破解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提供了系统方案。新发展理念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新发展理念还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新发展理念助推社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上的富裕,还要求精神上的富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新发展理念提升国家竞争力。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而新发展理念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及践行绿色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以为共同富裕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新发展理念与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
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行动先导,回答了在新的阶段上,以什么样的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推动共同富裕等问题。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部分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整体,协同推动着国家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新发展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内在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球经济发展减缓的现状下,我国想要打破发展中的瓶颈,持续创新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创新水平的提高,既要求培育创新精神,也要求机制体制的创新。前者能够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后者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支撑。只有打好这套“组合拳”,才能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转化为不竭动力,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新发展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平衡杠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不同地区发展程度各异的情况,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理念侧重衡量社会经济领域的系统性与均衡度,能够助力缩小差距。发展不平衡与共同富裕的内涵相悖,共同富裕强调的是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需要对社会经济系统内各领域进行协调,实现整体的提升。
新发展理念为共同富裕提供持久保障。绿色发展谋求的不仅是眼前利益,更是对长远发展的规划。我国在发展初期虽然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所疏忽。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需进行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新发展理念为共同富裕拓宽增长空间。共同富裕只依靠内生动力是难以实现的,新发展理念中的开放发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开放发展是实现我国繁荣的必由之路,通过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丰富的要素和资源,达到提升各行各业在自己领域的竞争力的目的。在扩大开放不断“引进来”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走出去”,积极投入全球化中,寻找新的增长极。
新发展理念为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导向。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原则强调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旨在让发展更有温度、更具普惠性。在朝着共同富裕迈进的道路上,共享原则是共同富裕本身所要求的,这也激励着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新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一)以创新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创新。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创新,解决的就是发展动力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GDP为1349084亿元,同比增速为5.0%。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均较上年增长8.0%。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创新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在世界经济深陷发展困境中,中国仍保持着一定水平的高质量发展。这与我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举措密不可分。
(二)以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能够大大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构建共同富裕空间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离不开这两步:一是加快区域间纵深拓展。以产业链协同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推动要素跨区域流动。利用互联网让资源充分共享,激发内生动力,让区域联动释放更大效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利用乡村振兴破局。内外联动协调发展增强了区域的经济实力,部分地区摆脱发展困境则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协调共进,促进偏远地区发展。
(三)以绿色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离不开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强调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偏远地区发展应依托绿色经济,寻找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动力。绿色发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创新性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四)以开放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开放发展,就要求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开放发展,首先,要构建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构建这一格局,需要以开放制度为突破口,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深化规则改革。其次,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学习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最后,在不断加大开发的力度和强度时,也需筑牢开放风险防线。
(五)以共享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彰显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离不开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共享发展要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幸福感。在收入和分配中,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政府还应不断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人民具有深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此外,积极探索第三次分配制度革新,鼓励慈善捐赠,让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格局。
参考文献:
[1]周泽红,李雪艳.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的内在逻辑及现实进路[J].上海经济研究,2023,(03):5-18.
[2]耿百峰.新发展理念视阈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前瞻[J].科学社会主义,2018,(01):69-74.
[3]毕天良,谭宇.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机理、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11):11-18.
[4]龚六堂,林淑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J].改革,2024,(1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