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济南市名士文化多元融合与创新传承策略研究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T04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摘要:名士文化是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标志,拥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魅力。本文集中探讨了济南市文旅系统在2019—2025年间的创新实践,融合政策分析与实地调研手段,深度挖掘名士文化与文旅产业的融合途径。调查发现,在建立起“名士空间场景化—文旅体验沉浸化—传播推广全域化”的三维模式后,济南名士主题景区的客流量增长了62%,文旅消费提升了31%;然而,资源协同以及产业转化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IP活化—科技赋能—产业联动—区域协同”的四维策略体系,期望能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旅融合提供参照的实践样板,促进济南名士文化的多元融合和传承创新。

关键词:名士文化;文旅融合;创新传承;济南实践

一、名士文化:济南文旅融合的核心资源优势

济南古来人杰地灵,孕育了278位历史名人,如大舜、扁鹊、“二安”(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等,这些名士构成济南城市文化基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资源。济南在传承与发展名士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与潜力,趵突泉、大明湖等景区承载了名士历史,展现自然之美与名士文化元素,吸引众多游客。济南城市“重文崇德”品格与名士精神契合,名士们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激励后世,名士文化IP在产业转化上也有潜力,能为研学、文创、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注入活力,文创产品、研学线路及数字文旅体验项目受市场关注与欢迎,凸显其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二、文旅融合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效

2019—2025年期间,济南市政府高度重视名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设立了每年3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名士资源转化为文旅竞争力,为济南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构建名士文化空间场景化体验场域

大明湖“二安文化园”凭借辛弃疾词碑增强现实(AR)技术互动项目,2024年游客量增长37%,提升了景区文化吸引力。章丘扁鹊故里康养文旅综合体将中医药文化体验与名士IP植入相结合,研学团队接待量年增120%,成为健康养生旅游典范。“名士走廊”城市更新工程在老街巷嵌入名士诗词光影装置,激活了7处历史街区商业活力。趵突泉景区《泉城词韵》沉浸式夜游项目以李清照、辛弃疾词为剧本,展现出空间场景化在促进文旅消费方面的潜力。

(二)创新文旅产品形态体验沉浸化

济南推出的《遗失在书页的时光》实景解谜书,串联周永年纪念馆、府学文庙等场景,销量达1.2万册,相关景区客流量提升40%。济南还打造了“明湖居”全息戏剧《宋月千秋》,还原李清照“赌书泼茶”场景,上座率高达92%。此外,还开发了“二安诗词之路”“扁鹊医道传承”等12条主题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2024年,参与研学活动的人数同比增长62%,推动了名士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三)构建文旅全域化传播营销新生态

济南开展多元化营销推广,短视频《杠赛来!济南名士》方言情景剧在抖音获4100万播放量,提高文旅网络知名度。在青年文化破圈方面,与《王者荣耀》合作推出辛弃疾主题电竞皮肤,精准触达“Z世代”,助力名士文化在年轻人中传播。同时,通过“海右名士文化走廊”项目,济淄泰联合推广整合共享文旅资源,跨市游客增长28%,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提供范例。

三、济南名士文化旅游发展现实困境

济南名士文化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资源协同不足是一大问题,2024年对1200名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43.7%的游客反映名士景点分散,这表明在名士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游览效率。

在产业转化方面也比较薄弱,目前名士文创产品的复购率仅为14.9%(济南文旅集团数据),反映出名士文化在产业转化过程中,产品创新性与市场适应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尚未充分发挥名士文化在推动文旅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

同时,代际传承也出现失衡现象,青少年活动参与率不足20%,说明在名士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过程中,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活动与传播方式还不够丰富和有效,导致代际传承出现了一定的失衡现象,影响了名士文化的长远发展。

四、构建名士文旅融合“济南范式”的四维策略体系

(一)建立名士IP活化工程

建立科学的名士价值评估模型,综合考量名士的历史贡献、传播力以及产业价值等多方面因素,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开发潜力的名士IP,如“二安”“扁鹊”等。通过打造超级IP,开发主题酒店、文创街区等多种业态,打造名士文化的品牌形象,提升其市场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二)构建沉浸式名士文旅新场景

济南正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名士文化体验方式。在“名士济南”数字孪生平台中,游客可穿越时空与虚拟辛弃疾共赋诗词——当他吟诵“醉里挑灯看剑”,大明湖面便浮现剑影波光;当李清照浅唱“争渡,争渡”,趵突泉畔即跃起惊鹭全息影像。同步部署的AIGC智能名士导游系统,能依据游客身份自动切换讲解模式:为学子解析《漱玉词》的格律奥秘,向银发族讲述扁鹊望诊的养生智慧。这种“虚拟场景+智能服务”的双重赋能,使稼轩祠的兵器陈列不再静态冰冷,李攀龙白雪楼遗址重焕文学沙龙生机,真正实现“诗在景中,人在诗里”的沉浸式体验。

(三)构建名士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旅游消费闭环

通过主题动线设计、消费激励机制、节庆品牌升级三维联动,有效推动名士文化产业化。在空间动线优化方面,整合名士故居、非遗工坊、文创集市等资源,设计沉浸式消费动线,延长游客停留时间2.1小时。消费激励方面,创新的“名士护照”集章体系,使二次消费率提升37%。在节庆品牌升级方面,“二安文化节”纳入“好客山东”精品工程,通过趵突泉实景舞台、辛弃疾电竞皮肤上线、举办“李清照词宴”餐饮大赛等,2025年吸引游客42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1.2亿元,形成可持续生态。

(四)拓展名士文化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济南积极致力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全力拓展名士文化的发展空间与影响力。一方面,携手沿黄城市,共同打造“黄河名士文化旅游带”。通过加强城市间的文旅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游客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名士文化体验。另一方面,联合申报“中国名士文化之乡”国家级品牌。借助联合申报的契机,精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士文化品牌,显著提高济南名士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结 语

然而,传承之路未有穷期。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济南名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宏阔的视野、更系统的规划、更深入的融合和更持续的创新。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科技赋能、产业联动、教育筑基、传播破圈的战略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构建起具有鲜明的济南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名士文化传承与发展新体系,让历代名士的精神光辉跨越时空,持续烛照济南的城市发展之路,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贡献强大的“济南力量”。这不仅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关切,更是时代赋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庄严使命。让名士之魂,在新时代的泉城大地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本文系2025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济南市名士文化多元融合与创新传承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NSK2025C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