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校社联动双赋能 青春力量为社区治理加载“柔性引擎”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A02版:经济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经济报记者 樊 骏

通讯员 郭 敏 叶俏瑜 贺淑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如何将志愿服务融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赋能基层治理,成为高校团委在新时代凝聚青年力量的“必答题”。

针对这一思考,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小城志”团队创新推行“1+3+3+3”工作法,将青年志愿服务重点放在社区内“一老一小”困难群体上,运用“专业赋能+需求匹配+长效共建”三维赋能协作机制,构建“高校—社区—居民”三维联动体系,聚焦“银龄关怀”“童心筑梦”“社区共融”三大板块,构建起高校参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模式,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柔性引擎”,实现育才育德双提升。

实地走访,精确匹配社区需求

“刚开始对接社区的时候,‘你们的志愿者能给我们社区带来什么’是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小城志”团队负责人表示,如何以精确服务回应社区切实需求,成为摆在这群青年志愿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小城志”团队师生通过深入走访社区,认真了解社情民意后发现,“一老一小”群体面临情感陪伴缺失、服务资源分散、代际互动不足等现实问题,成为社区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小城志”团队选择将服务重点放在“一老一小”群体上,聚焦“银龄关怀”“童心筑梦”“社区共融”三大板块,针对性推出特色志愿服务。

紧邻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南京溧水区康怡社区是“小城志”团队服务的重点之一,据康怡社区负责人透露,社区内多是回迁安置小区,老年居民占比较大,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2100人,占户籍人口比重达30%。“小城志”团队获悉情况后,推出以社区居家养老为核心的服务方案,组织青年志愿者常态化为社区老人提供推拿按摩、保健咨询、居家服务、娱乐活动等志愿服务和特色活动。

如何保障暑期留守儿童安全一直是溧水区杨林桥社区负责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小城志”团队的到来为社区解了燃眉之急。双方联动开展“童心向阳”活动,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感谢这群无私付出的志愿者,孩子们不仅安全得到了保障,还能学习丰富的知识,真是帮了家长们的大忙。”杨林桥社区负责人如是感慨。

多年来,“小城志”团队在赋能社区治理方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先后打造了“怡起读”全民阅读品牌,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志愿服务,切实营造社区学习氛围;组建“科技义诊先锋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电脑检测与维修服务,解决数字生活难题。

学以致用,精准注入专业力量

“在‘为老’服务时,我们常常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经过群策群力,开发了这款智能语音3D浮雕相框:老年居民提供二维照片,我们通过智能浮雕生成器生成3D浮雕模型,配合3D打印技术制作成浮雕相片;相框搭载AI聊天机器人,接入DeepSeek、Qwen等大模型,搭建每位老人专属数字记忆库,不仅可以抚慰老人的情感需求,还能缓解认知功能衰退问题。”“小城志”团队志愿者王兆赫表示。

相较于其他志愿服务团体,高校志愿者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治理的实践应用。“小城志”团队依托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特长,为社区各类群体提供精准服务。

据“小城志”团队负责人介绍,来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营养配餐等专业的学生聚焦老年人群体,结合SARC-F量表、老年人简易体适能测评等多种方式评估肌肉状况并提供个性化建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针对儿童开展感统训练,设计颜色认知挑战赛、旋转彩虹隧道训练平衡能力等趣味游戏;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模拟黑客攻击及防护场景,举办网络知识竞赛等,为儿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小城志”团队还联合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以网络直播跨境电商为抓手,组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实践小队带队老师表示:“在溧水区石头寨社区,我们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与助农直播服务,不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还能充分帮助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年志愿者们还将所学知识向农户们倾囊相授,帮助社区搭建直播间,并培训本地居民直播技巧。

“小城志”团队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实现了“高大上”学科知识与“接地气”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既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服务出题目、专业做文章、效果回课堂”的良性发展路径。

互哺共进,精心构建长效合作

在服务基层治理的社区实践中,“小城志”团队的志愿者与社区居民的情感联结愈发深厚,在为居民送去温暖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也收获了别样的幸福,实现了价值互哺共进。

“刚刚举办暑托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经常哭泣,我们的志愿者全程陪同她,给予情感抚慰,最后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还有一个小男孩,他的运动鞋突然坏了,联系家中爷爷却得不到回应,最后是由学校出资,带队老师驱车几十公里为其购买,并于参观活动开始前亲自为小男孩换上。”“小城志”团队负责人回忆道。

有社区便民中心负责人向“小城志”团队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具有普通社区工作人员所没有的朝气,他们眼中充满热情,他们的服务也更加专业。有的居民并不好沟通,但在面对这些孩子时多了更多耐心。这些志愿者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动力。”

截至目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小城志”团队的足迹遍布江苏南京、盐城、连云港、淮安、常州和贵州黎平等省市的超50个社区,与南京市溧水区康怡社区、团山社区等多个社区,以及状元坊、溧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游府西街小学溧水分校等多所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小城志”团队与相关社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定期沟通交流等方式,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和不断优化,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