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法院+综治”:公调联动1小时化解房屋租赁纠纷

日期:08-04
字号:
版面:第A03版:江苏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租客因工作变动提前退租,房东主张扣除押金引发激烈争执。近日,这起纠纷经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综治中心分流后,由建邺区法院协同公安机关联动调处,委托特邀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仅用1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这起高效解纷案例,正是法院入驻综治中心、开展纠纷联动调解,让司法温度、司法效率可感可触的生动实践。

2025年4月,租客孙某因工作调动需提前退租,与房东李某就押金退还问题产生分歧。李某坚持要求依据合同条款扣除押金,孙某则认为自身无过错,应全额退还押金。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后前往沙洲派出所报警,其间矛盾一度激化,甚至出现言语威胁。派出所民警经现场询问、查阅租赁合同后研判认定该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范畴,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将案件移交至综治中心,由建邺法院委派调解员开展联合调解。

为快速了解案件情况,公正保障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两名调解员“兵分两路”,一人与派出所民警对接,了解纠纷背景、争议焦点及矛盾激化过程,另一人采取“背对背调解”策略,分置双方听取各自诉求,寻找可以突破的关键点。前期工作完成后,调解员在双方情绪平复的情况下组织开展“面对面调解”。其间,派出所民警全程在场稳定事态,提醒双方依法理性维权。两名调解员分饰“法律分析”与“情绪疏导”角色,通过“法理+情理”双重引导劝慰李某体谅承租人困境,劝说孙某遵守契约精神,引导双方从“争对错”转向“算损失”。

在民警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情绪逐渐缓和,最终达成调解方案:李某退还孙某部分押金,孙某配合房屋交接,并当场履约完毕。从案件介入到彻底化解仅耗时1小时,却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小纠纷连着大民生。此类小额租赁纠纷虽标的额不大,矛盾却极易因情绪对抗而激化升级,需快速阻断,并对争议焦点违约责任部分进行合理量化。本案在综治中心“全链条”解纷机制的高效运转及“公调对接”模式的协同发力下,成功将民生纠纷精准导入法治轨道,让调解走在矛盾激化前,将民事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了解纷效能。

未来,建邺法院将继续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助推矛盾纠纷融合化解,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权威的纠纷解决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邺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