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致敬“八一”
○丁兆平(南京)
虎啸南昌,枪声烈、赤旗漫卷。
摧旧世、铁流奔涌,会师井冈。
万里长征磨战骨,百团大战淬刀芒。
扫倭尘、劲旅立长城,豪气扬!
驱蒋匪,征鼓响;跨鸭绿,烽烟荡。
看雄师重整,锐旅新装。
航母犁波巡海嶂,神舟探月耀穹苍。
固金瓯、铁血铸丰碑,军威壮!
注:本词严格遵循《满江红》正体格律(以柳永《暮雨初收》为正体),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全篇以“南昌枪声—井冈会师—长征抗战—解放抗美—现代强军”为脉络,通过“铁流”“战骨”“刀芒”等军事意象群,配合“虎啸”“豪气”“烽烟”等激昂词眼,展现人民军队从诞生到强大的光辉历程。下阕“航母”“神舟”等新时代意象与历史脉络形成时空呼应,末句“铁血铸丰碑”点明军魂永驻之旨。
军号声声
——我的军营生活
○胡 光(淮安)
那声青铜的震颤
已在我的耳膜上磨出茧子
1981年的10月
长江南岸,
镇江七里甸的晨曦里
站着一排排青年
号声拉直了脊椎
比教导队门前的小白杨还要挺拔
后来,军号长出了脚
我跟着它
走过了大市口83106部队的炊烟
走过武汉军校阅兵的操场
走进繁昌低矮的工棚
在那里我们举行庄严的婚礼
在那里我们有了可爱的女儿
在那里我们把营部的灯芯拨得更亮
军号,常常在工地上拐弯
上海虹桥机场的空旷里有它的回响
徐州油库的油罐里藏着它的能量
闽江的涛声伴随它
马尾海风裹着它
鼓山深处4702工程正倾听它的呼吸
长乐国际机场的跑道
至今还在托举它升空的弧度
盱眙综合库记得它的沉稳
八二医院礼堂前是它发出集合的号令
病房的走廊里它温暖的声音
和消毒水味,一起安抚多少疼痛的黎明
灵璧弹药库见过它安静的样子
像一方灵璧磬石
又像一枚压在樟木箱底的红领章
二十一年军营生活
它在的左胸口袋里筑巢
转业以后
经历二十三年的朝朝暮暮
常常在梦里与列队的脚步声叠在一起
2025年八一建军节的风,
穿过窗棂
那些被军号喂养的日子
突然——站成整齐的方阵
在我的皱纹里,在我的银发中,立正!
军歌嘹亮
——庆“八一”诗八首
○徐安庆(南京)
七律·“八一”抒怀
心潮激浪意难平,
最忆征程枪炮鸣。
不是先驱燃火亮,
哪来开国涤尘清。
今而振翅承传统,
更喜强军有杰英。
明日出征能唤我,
老兵愿做一新兵。
七律·军歌嘹亮
嘹亮歌声穿碧空,
群峰随动应和同。
音符渗透红军血,
词语张扬八路风。
势敌闻听魂失散,
劲师踏拍力盈充。
铿锵曲调时时唱,
虎啸长林天下雄。
七律·致军旗
工农革命辟蛮荒,
“八一”金辉耀四方。
几路鏖兵旗帜引,
全程胜战凯歌扬。
安边结伴驱魑去,
靖海相随固我疆。
底色原由殷血染,
雄师逞勇续荣光。
七绝·又闻军号
唤醒青山唤醒河,
三军闻令习金戈。
嘀长?促催朝发,
接力长征莫失跎。
七绝·练拼刺
寒光闪闪劈云涛,
喊杀声声动地摇。
突进如风追带电,
千军扫尽奏班朝。
七绝·海空卫士
战鹰拔地啸蓝天,
巨舰扬威浩渺间。
察海巡空无断歇,
艳阳高照玉盘圆。
五律·边关巡逻
才踏云中路,又行深水滩。
融冰解口渴,烤薯裹饥餐。
火眼盯魑灭,钢枪慑敌寒。
男儿怀远志,为国守平安。
七律·军民鱼水情
日织戎衣夜备粮,
狂飙呼啸赴前方。
孩儿跃马追歼急,
父老扶车递弹忙。
鱼水相依惊海寇,
军民同向镇天狼。
常怀宗旨温来路,
大地葱茏安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