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野到金仓:中国“牛油果之乡”孟连的乡村振兴方程式解码
日期:08-01
摘要:乡村振兴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器,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孟连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集“民族风情、边疆山区、经济发展较晚”等特征于一体,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帮扶县。然而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孟连县通过一粒“舶来”的牛油果种子,培育出全国规模最大的牛油果产业基地,从而打造出“中国牛油果之乡”的乡村振兴鲜活样板。从绿野到金仓,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化,深度探索这一绿色奇迹背后的发展逻辑,从回顾其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发展新思路和展望未来路等四个维度,系统解码这一绿色奇迹背后的乡村振兴发展方程式,以期为打造乡村县域特色产业提供可借鉴的典型示范与经验总结。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一、回顾来时路:贫困大县,农村发展出路“难”
2013年,孟连县全县贫困发生率高达31.06%,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县。受限于地理条件,山川阻隔导致孟连交通闭塞耕地分散,以传统农业和手工种植业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的同时农民收入微薄,面临着边缘贫瘠型乡村“三大难点”的顽疾。首先农村发展难,资源优势难转化。孟连县与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城处于同一纬度,还具有相似的气候特征,其自然优势如热带气候类型、日均高日照时长、降水充沛等,以及县内南垒河两岸适宜牛油果生长的土壤pH值等条件,都给牛油果的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这曾被视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因牛油果的出现完美地将资源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其次,农民谋生难,人员流失常态化。全县无支柱性产业,经济收入结构单一且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村子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成为当地普遍现象,人员流失现象的加剧造成了当地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其落后的生产技术带来了收入不高、人口老龄化、家庭抗风险能力弱和农村增收渠道单一等系列问题,缺乏突破发展困境的内生动力。最后,农业布局难,经济发展困难化。当地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发展陷入 “资源匮乏、技术落后、市场闭塞” 的恶性循环。2019年,孟连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但巩固发展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仍面临如何致富的巨大挑战。
二、走好脚下路:政策支持,乡村“金果”促发展
“孟连”的地名来源于傣语音译,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孟连正是外来品种牛油果寻找到的一个适宜自身种植的好地方。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礼物,孟连县采取了多种措施打造县域特色产业,早在2018年就出台《加快发展牛油果产业实施意见》《牛油果三产融合产业发展八年规划》等文件,通过政策保障明确孟连县牛油果“一县一业”定位,通过四类措施打造孟连县致富特色产业。首先,立足特色,扩大种植规模。孟连县立足本地种质资源,积极开发本地区特色农业资源,并且进行牛油果产品“差异化”定位工作,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其次,进行基地建设与品种培育,打造中国本土品牌优势。2020年孟连牛油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逐步在县域进行牛油果基地建设,鼓励当地村民进行牛油果种植的同时实现技术支持和资金帮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打造牛油果品牌的同时培育本土化牛油果品种“哈斯”,为后续牛油果之乡的充分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次,联农带农,创新发展,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在合作模式和联农带农方面,孟连县依托牛油果第一产业,精心整体布局后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真正多方共同发力,打造“牛油果之乡”。在分配模式方面,当地建立的“334”利益分配模式,农户、龙头企业各占30%,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占40%,其中,国有管理公司占15%,用于公司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合作社占15%,作为运转发展经费;村集体占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帮扶困难群众,发展村级公益事业。[1]在未来布局规划方面,孟连县着力发展牛油果文化以及相关的边境特色旅游和牛油果文旅路线。最后,孟连县政府通过政策规划,整合县域发展要素资源,形成党组织带领下的强大发展合力。探索为孟连“量身定做”的销售模式,与盒马鲜生的合作打造了更加全面的供应链和销售平台,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牛油果战略布局。并且依托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如今新质生产力在种植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赋能,能够加速孟连县打造牛油果高原特色产业。
三、发展新思路:特色产业,“小果子”走向“大市场”
孟连以牛油果为核心,通过品牌塑造、市场拓展、三产融合和当地特色相结合的融合优势,实现了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跨越发展。首先,通过孟连牛油果品牌建设和中国牛油果之乡的特色IP打造形成了具有本土化优势的品牌,得益于本土化种植和发货的优势,弥补了进口牛油果在新鲜度和口感流失方面的劣势。其次,孟连县牛油果产业转型升级,销售渠道多元化,“互联网+”新思维注入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深度依托农业物联网系统与牛油果溯源系统,结合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打通牛油果的国内销售市场。再次,牛油果产业链三产融合促进发展。孟连县深度融合本土资源,开辟牛油果国内自产自销全新赛道,从种植到加工、旅游,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打造一、二、三产业链融合的生态圈,在深化纵向产业链打造深加工牛油果系统的同时,横向推动牛油果与文旅产业、农产品生产体验和“牛油果文化节”等融合,形成“民族特色+云南风情+牛油果+旅游”的农文旅结合特色。最后,孟连县打造县域支柱性特色产业,巩固发展成果。如今孟连县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获得政策支持打造特色产业,依托云南省3815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牛油果成为孟连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小金果”。
四、展望未来路:铆足干劲,持续推进孟连乡村振兴
2024年,孟连县牛油果产值约6.8亿元。站在新起点上,孟连县正以牛油果产业为引擎,驱动产业融合化、乡村宜居化、发展数字化的全面升级,为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孟连方案”。持续巩固发展成果,以牛油果为基点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孟连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部署的政策机遇和国内牛油果市场日趋火爆的发展机遇,开始筹备首届孟连牛油果节。[2]作为一个民族特色风土人情浓厚的自治县,孟连县结合“宾弄赛嗨”云机制实现县际互帮、民族互助,乡村金果助力开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未来,如何推进全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深化、促进民生改善与乡村治理,将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都是发展路上可能面临的新课题。
孟连县的蓬勃发展之路,是一颗牛油果发展的故事,亦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实事,充分证明了乡村振兴需立足乡土基因进行创新演绎。当北回归线上的阳光照亮孟连牛油果林的枝叶,照亮孟连人民的乡村振兴致富路,更描绘了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图景——在那里,这份“中国牛油果之乡”的特色答卷中“绿野”与“金仓”终将浑然一体,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胡梅君,沈浩:“牛油果+”解锁兴农密码[N].云南日报,2024-01-05(003).
[2] 胡雪英,郑璐,卢磊:等风来:孟连牛油果成为No.1还有多远?[N].普洱日报,2023-08-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