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桥林大地干劲满满。兰花塘未来农业展示体验中心项目功能板块建设启用,林山雅苑综合体开启运营,70多个企业在桥林注册落户……古镇新城的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处处生机勃发,勾勒出一幅“千帆竞发”的奋进图景。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坚持将学习教育与推动发展两手抓、两促进,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锚定一体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产业强区的目标,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更强保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安心发展,推动优化桥林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促改革,推出硬核举措,
激活招商引资新动能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桥林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精准发力的智慧,直击招商引资这一区域发展的“生命线”。
聚焦项目攻坚,街道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抓,坚持以“一把手”抓招商,主要领导抓落实,全面统筹协调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提高目标企业的有效对接率、洽谈项目的签约转化率和落地项目的建设推进力。
面对街道空间要素不足等短板,桥林街道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不断升级优化招商引资体系,围绕开发区“1+5+N”产业发展方向,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形成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共用、联合联动招商格局。同时加强载体协同,持续强化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等载体资源共享,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南京术研科技有限公司在推进大型服务机柜研发时,一度面临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困境。桥林街道联动开发区优化提供了3000平方米厂区,从而显著加速了规模化投产的进程。
围绕自身特色精准招商,科学布局100亩产业用地,积极盘活茶棚园区,为项目招引留足发展空间。同步精准聚焦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深化细分领域赛道招大引强、招大引新,促进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延伸打造“金刘公鸽蛋”等食品产业链,推动相关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优服务,打通沟通壁垒,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桥林的营商逻辑很务实,企业需要什么,街道就补什么。从重大项目招引时的政策精准对接,到落地建设中的要素高效保障,再到投产运营后的持续赋能,这样环环相扣的政务服务接力赛在桥林已成常态。今年以来,桥林正以服务之优撬动经济之变,通过做好政府服务“加法”、企业负担“减法”,推动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产业生态愈发繁茂,让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愈发彰显。
做好企业负担“减法”,积极转变传统检查方式。桥林街道整改整治“多头重复检查、迎检负担过重”等重点问题。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定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工作方案,由安监站会同多部门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通过从源头上规范检查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做好政府服务“加法”,开展企业走访已成为常态化工作。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钩东爵有机硅、环美科技等重点企业,每月上门服务;班子成员分工包联辖区77家“四上企业”,每两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实现月度走访全覆盖;相关科室分组对接中小微企业,确保辖区所有经营主体服务无遗漏。走访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诉求和发展动态,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尤其紧盯辖区企业存在的融资、用工引才、市场拓展、政策申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专人专班盯办、上下衔接服务、部门联动帮办,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桥林街道组织的‘浦惠贷’专题座谈会,为我们公司畅通了项目建设资金渠道,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南京娃岛联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桥林为每个重大项目都配备了专属“项目管家”,随时响应企业需求。从项目开工前的手续办理,到开工后的要素保障,提供了“穿透式全生命周期帮扶”。6月份成功实现林山雅苑综合体项目交付即运营,为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强作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在“四大行动”深入推进中,桥林将“转作风”与“拼经济”深度优化融合,以“严”的作风、“实”的行动重塑政企互动模式,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让干部能大胆地跟企业进行交往,为企业正常服务,让企业在桥林这片热土上安心经营,专心发展、茁壮成长。真正让清风正气成为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形式主义的病灶不根除,势必会挫伤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桥林街道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自觉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积极担当、放手干事。持续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以有力监督执纪破除政策落实“堵点”、干部作风“痛点”、政商交往“雷区”,确保惠企政策从文件上落到账面上,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保护。
强化实训严管,锻造过硬生力军。街道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和“群雁齐飞”工程,着眼为发展聚力。突出头雁领航,积极探索建立村级“头雁”引领乡村发展的工作机制,采取头雁论坛、揭榜领办、跨村帮带、赴外交流等措施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抓发展、抓产业、抓党建等工作能力,引导村党组织书记与中心工作相融互促,全街道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同时,聚焦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和急难险重任务,选派年轻干部投身基层一线主战场历练。建立“结对帮带”制度,实现“一对一”帮扶,提升年轻干部能力。
潮起风劲正扬帆,重任千钧再奋蹄。桥林街道正以作风之变凝聚合力,在“拼经济”的主战场上,闯出一条“又高又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如一位归乡企业家所言:“这里没有旁观者,只有同行者。桥林,值得全力以赴!”桥林街道党工委书记 吴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