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灌南农商银行:“三维联动”育强人才队伍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A04版:江苏农金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灌南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既是育才,也是融入,更是传承”的现实需要,在“精准定位、内外兼修、休戚与共”三个维度持续发力,将“育才”作为高质量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动力”抓实抓牢。

精准定位,靶向建立“育才名单”。一是源头问需,定育才对象。根据青年员工的成长速度细致划分先进型、成长型、帮扶型和新员工四个群体,通过综合绩效考核、多维评估与日常观察,精准识别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特质与核心需求,结合全行岗位职级评定,实现育才对象的全覆盖与精细化分类管理。二是精准匹配,定培养策略。对先进型员工优先安排参与重大项目攻坚、挂职锻炼,鼓励其担任“内部讲师”或“青年导师”,加速向核心骨干和管理岗位转型。对成长型员工跟踪记录其关键成长节点、业绩突破、能力提升情况,作为激励和后续培养依据。对帮扶型员工在轮岗时安排经验丰富的高星级导师进行业绩辅导,重点解决岗位适应性问题。对新员工 “一对一”配备资深导师,帮助其完成角色转变。近年来,该行对机关部门12名负责人进行了调整,14名青年员工走上了支行行长岗位,10名青年员工走上了支行副行长、部门副总经理岗位。三是评价贡献,定岗位职级。出台《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实施各岗位等级管理,构建总行管理、支行管理、专业管理、综合保障、市场营销、服务支持六大序列,通过搭建各岗位职级体系,实现岗位等级与薪酬联动,进一步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目前,后备库中层正职后备人才15人、中层副职后备人才14人。

内外兼修,综合开拓“育才路径”。一是完善育才机制,提升能力素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体系。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各类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流程、场景、岗位、业务等维度开发课程、案例和教材,搭建“通用+定制”“内训+外引”培训体系,形成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的知识传承机制,推动培训内容与业务更好融合。近两年,组织覆盖各条线培训35次,组织人员进高校1次、参与外部培训67次。二是优选育才导师,补齐工作短板。坚持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内训师选拔理念,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集体研究”的方式,从各岗位评定内训师,聚焦“农商新人”性格特征、群众工作方法不多、应急能力弱、业务能力欠缺等方面短板,针对性开展“惠泽夜校”线上直播课程13期,储备青年力量。目前,内训师共有31人,占比8.56%。其中,中层管理人员15人,在内训师中占比为48.39%,实现各专业条线全覆盖。三是拓展育才形式,畅通沟通渠道。整合“课堂式”传理论、“结对式”授方法、“竞赛式”促成长育才模式,在各网点合理搭配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根据不同特点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开展“携手同行 耕新共进”师徒结对活动、“耕新先进讲”、“合规金点子交流会”等活动,聚焦青年员工在柜面服务、走访营销、业务流程、风险合规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有效助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

休戚与共,逐步强化“育才联系”。一是“传”工作经验,加快“成长速度”。量体裁衣制定“新人”帮带计划,安排其在柜员岗位进行短期轮岗见习,通过入职培训、文化教育、合规警示、技能训练等活动,快速传递企业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从“校园人”到“农商人”的转变。同时通过岗位任职资格标准驱动员工进行自主学习提升,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称、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职学历教育,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帮”实际困难,传递“组织温度”。充分收集员工兴趣爱好,持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力争做到员工喜欢参加、愿意参加,以打造“职工之家”为载体,凝聚全体职工智慧激情、活力、干劲,围绕物质关爱、精神关爱、成长关爱,紧贴员工需求,对全行员工的家庭生活情况进行走访了解,对困难职工进行台账登记,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了解员工家庭生活状况,取得员工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实现组织关爱、团队关爱、互助互爱等关爱举措全覆盖。三是“带”作风养成,涵养一身正气。从严扣好青年员工第一粒扣子,坚持签订合规承诺书,通过廉洁期刊、节日提醒、警示教育、纪录片等载体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定期开展“廉政体检”,重点围绕违规吃喝等问题进行作风排查,累计签订合规承诺书356份,下发疑点数据共计564条,排查整改苗头性问题。董经纬